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理解性默写.doc

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理解性默写.doc

ID:55910261

大小:1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3

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理解性默写.doc_第1页
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理解性默写.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理解性默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理解性默写&《望岳》  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  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感时花溅泪,

2、恨别鸟惊心。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石壕吏》  1.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5.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6.

3、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7.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天明的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归园田居》  1.表明诗人带着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人勤奋、执著的语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怡然自得、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画龙点睛)的语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使至塞上》  1.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渡荆门送别》  1.点

4、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语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颈联的上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水中映月图,下句我人产描绘了一幅天边云霞图&《登岳阳楼》  1.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万里”“三年”说明了计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

5、表现了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2.尾联“风霜”既指自然景物,喻指社会现实,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诗人憔悴悲秋、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全联表达了诗人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名句综合运用  1.农民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表达: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最合适的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引用《望岳》中的诗句表达应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古诗中劝学的诗句很多,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我们想达到某个目的,又苦于没有

6、途径,可以引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表达豪迈乐观之情,引用《秋词》中的诗句应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6.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可引用苏轼《浣溪纱》中诗句: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