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料-技术交底》之导线压接安全技术交底.doc

《管理资料-技术交底》之导线压接安全技术交底.doc

ID:55910815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4

《管理资料-技术交底》之导线压接安全技术交底.doc_第1页
《管理资料-技术交底》之导线压接安全技术交底.doc_第2页
《管理资料-技术交底》之导线压接安全技术交底.doc_第3页
《管理资料-技术交底》之导线压接安全技术交底.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管理资料-技术交底》之导线压接安全技术交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导线压接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       1、技术交底          施工前由专项技术负责人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技术交底:       a) 导线的规格、型号及展放有关数据;与导线相匹配的线夹型号、规格、数量。       b) 液压钢模尺寸及压接后线夹尺寸的质量要求。       c) 导线展放应有护线的防护措施。       2、线夹和导线的配套、检查、清洗       (1)金具、线夹运到现场后,清点数量并检查质量,线夹不得有裂纹、砂眼和气孔等外观缺陷,并有出厂合格证,耐张线夹及T

2、型线夹应配套齐全,用游标卡尺检查线夹孔径与导线外径是否配套。       (2)确定导线的平整完好,不得有断股、缺股、折叠等缺陷。       (3)检查线夹的外观,不得有裂纹、砂眼和气孔等,并有出厂合格证。有上述任一种缺陷,线夹报废。       (4)清洗导线外表和线夹内、外表,不得残存有泥土、水分、油污及其他脏物,并符合下列要求:       a.沾有水分的导线和线夹必须进行干燥处理;       b.导线和线夹沾有油污时,最好用丙酮清洗。当现场不具备条件时,也可用汽油清洗。       c.

3、清洗结束后,在导线外层均匀涂上一层电力复合脂。然后用钢丝刷沿导线轴线方向对涂脂部分进行擦刷,将液压后能与铝管接触的铝股表面全部刷到。       d.导线清洗的长度不少于连接长度的1.2倍。       (5)导线、线夹要涂导电膏,清洗表面氧化膜。       3、线夹钻孔           根据现场设备的开孔情况对金具进行钻孔,要求误差尽可能小,孔距误差不大于1.5mm,钻孔后的线夹须标明用途,并分类放好;       4、导线的计算、切割       (1)计算导线的长度:       ①导线

4、在放线过程中不得与地面磨擦,放线的地面须铺上塑料布或聚乙烯编织尼龙布。       ②测量需压接的线夹和钢锚长度,然后在导线上画上记号;       ③根据绝缘子串长度、两挂线点之间距离和弧垂计算需压接的导线长度。       (2)导线的切割       a.确定测量出来的数据。       b.切割导线时应将导线展放平直,做好需切割的记号,切割面两端头均绑扎,防止切割后松股、散股;       c.割后的导线端面应与线股轴线垂直,并把导线端面毛刺锉平,只切割铝股时,最后一层不能完全锯断,每股留1

5、/3,然后用手拧断,防止伤及钢芯。       (3)为防止穿线不到位,穿线前要对导线端部作记号,用有色笔划印。       5、金具组装、导线压接       (1)组装       按图纸组装绝缘子串及金具,要求螺丝、销钉方向统一朝向,弹簧销、开口销齐全、牢固。       (2)导线的压接       a.清除导线的氧化膜,清除部分应大于需压接的部分,然后均匀涂上导电膏,穿上线夹;       b.液压操作时,压接管、导线均要摆放正确,注意线夹方向应摆放正确,压接压力在70~90Mpa之间,相

6、邻两模之间要重叠5㎜以上。压接后如有飞边应锉去,然后用游标卡尺测量线夹的对边距、压接长度等数据并记录,如有对边距超过(0.866×0.993D+0.02)㎜的应重压,再不合格者应更换钢模;       c.施压结束后线夹不应有明显的扭曲及弯曲现象;有明显的弯曲时应校直,校直后不应出现裂纹。       d.操作人员自检合格后在管子指定的位置打上自已的钢印。          6、导线架设       (1)架空线架设时采用机动绞磨牵引,两个滑轮一个挂在横梁挂线点的上方,另一个挂在构架底部,钢丝绳一头

7、拴在瓷瓶上,穿过两个滑轮后连接绞磨,注意钢丝绳不能磨擦构架。       (2)导线升起时要用麻绳拉住,防止导线钩住支架或设备。       (3)架空线架设后观察弧垂符合设计要求。       7、质检及记录       (1)施压结束后线夹不应有明显的扭曲及弯曲现象;有明显的弯曲时应校直,校直后不应出现裂纹。       (2)各种液压管压后对边距尺寸S的最大允许值为:                     S=(0.866×0.993D+0.2)mm        其中:D管外径共测三个对边

8、距,只允许有一个达到最大值。超过此规定时应更换钢模重压。       (3)各液压管施压后,应认真填写记录。操作人员自检合格后在管子上打上自己的钢印,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在记录表上签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