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纳米电极材料.doc

锂离子电池纳米电极材料.doc

ID:55916843

大小:71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6-14

锂离子电池纳米电极材料.doc_第1页
锂离子电池纳米电极材料.doc_第2页
锂离子电池纳米电极材料.doc_第3页
锂离子电池纳米电极材料.doc_第4页
锂离子电池纳米电极材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锂离子电池纳米电极材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锂离子电池纳米电极材料摘要:纳米材料因为其具有尺寸小、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中倍受人民关注。使用纳米电极材料之后锂离子电池容量明显比传统的块体材料提高很多,然而纳米材料的使用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本文主要讨论纳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上的应用,分析其优缺点和改进方法,并对未来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做出了展望。关键词:纳米材料,锂离子电池,1.锂离子电池原理和结构作电压与重量能量密度优于常用的镍镉电池(Ni/Cd)与Ni/MH电池,又无记忆效应及环保问题(锂离子电池的金属含量最低),因此成为目前商业开发二次

2、电池的主流;还以其薄形化及形状有高度的可塑性等特点,因此符合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要求,所以备受各国科学家及电池业的重视,发展极快。锂离子电池被人们称为“绿色环保能源”和“跨世纪的能源革命”。锂离子电池是照相机、电子手表、计算器、各种具有储存功能的电子器件或装置的理想电源。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图1.锂离子电池的结构锂离子电池由正负电极、电解质、隔膜和外部控制电路组成。所以研究锂离子电池材料包括:电极材料、电解质材料和隔膜材料。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如下[1]:图2.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正极反应:LiCoO2→CoO2+Li++e

3、负极反应:Li++e+C6→LiC6电池反应:LiCoO2+C6→CoO2+LiC6放电时:锂离子由负极中脱嵌,通过电解质和隔膜,重新嵌入到正极中。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中脱嵌,通过电解质和隔膜,嵌入到负极中。1.纳米电极材料的优缺点锂离子电池纳米电极存在一些潜在的优缺点。优点:(i)更好地释放锂嵌入和脱嵌过程中的应力,提高循环寿命;(ii)可发生在块体材料中不可能出现的反应;(iii)更高的电极/电解液接触面积提高了充/放电速率;(iv)短的电子输运路径(允许在低电导或高功率下使用);(v)短的锂离子传输路径(允许在低锂离

4、子传导介质或高功率下使用)。缺点:(i)高比表面积带来的不可预期的电极/电解液反应增加,导致自放电现象,差的循环性能及寿命;(ii)劣等的颗粒包装技术使其体积能量密度很低,除非开发出一种特殊的压缩工艺,否则会限制它的应用;(iii)电极合成过程可能会更加复杂。认识了这些优缺点,人们已经加大在负极材料及最近展开的正极材料的研发力度。2.1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的主要宿主,其要求如下:(1)锂贮存量高。(2)锂在碳中的嵌入脱嵌反应快,即锂离子在固相的扩散系数大,在电极-电解液界面的移动阻抗小。(3)锂离

5、子在电极材料中的存在状态稳定。(4)在电池的充放电循环中,碳负极材料体积变化小。(5)电子导电性高。(6)碳材料在电解液中不溶解。负极材料的选择对电池的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而最常用的是石墨电极,因为石墨导电性好。结晶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适合锂的嵌入脱出。而且它的插锂电位低且平坦,可为锂离子电池提供高的平稳的工作电压。大致为:0.00——0.20V之间(vsLi+/Li)负极材料的种类包括:碳石墨材料(石墨,碳纤维,碳素,裂解等)、金属合金、金属氧化物(锡、铁、锰、镍、钴等过渡金属氧化物)、含锂金属氮化物和复合材料

6、等。碳负极材料嵌锂容量高,其锂论容量为372mAh/g。嵌锂电位低且平坦,为锂离子电池提供高而平稳的工作电压。容量受溶剂的影响程度较大,与有机溶剂的相容能力差。与锂电位相近,容易在使用过程中石墨层之间形成金属锂枝晶。目前用石墨作炭负极的生产制造商主要有Panasonic(松下),Sanyo(三洋),Varta(瓦尔塔)等公司。而碳材料又包括下面分类。软碳:软碳主要有石油焦、针状焦、碳纤维、碳微球等。其中,普通石油焦的比容量较低,约为160mAh/g,循环性能较差。硬碳中主要有树脂碳(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糠醇PFA—C等

7、),有机聚台物热解碳(PVA、PVC、PVDF、PAN等)以及碳黑(如乙炔黑)等。石墨:与普通碳材料相比,石墨的导电性和结晶性更好,因而得到最广泛的应用。石墨又分为人工石墨,天然石墨和改性石墨。目前学术界研究热门的碳纳米管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上也有研究,如下图所示:——D.A.C.Brownsonetal./JournalofPowerSources196(2011)4873–4885和普通碳材料相比,碳纳米管有导电性好,具有多孔结构能够给锂离子提供更多的储存空间。因此碳纳米管具有远高于普通碳负极材料的理论容量,超过100

8、0mAh/g。然而正是因为碳纳米管的多孔结构,使得碳纳米管负极材料容易受到电池电解液的侵蚀而遭到破坏。为了解决这个矛盾,D.A.C.Brownson等[2],使用浓硫酸和硝酸对碳纳米管进行了表面修饰,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因为其特殊的反应机理(不同于石墨等的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