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繁雄作品赏析.doc

福田繁雄作品赏析.doc

ID:55917889

大小:28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14

福田繁雄作品赏析.doc_第1页
福田繁雄作品赏析.doc_第2页
福田繁雄作品赏析.doc_第3页
福田繁雄作品赏析.doc_第4页
福田繁雄作品赏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田繁雄作品赏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这几天一直忙到做老大的海报,一度陷入自己挖的坑里,和S交流了一下午。也有了些眉目。还不错,希望我能做好!下面我找了点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福田繁雄的作品分析,其实一些简单的东西都可以做得很有意思的。大家看看也不错喔~福田繁雄海报作品分析  德国当代国际著名视觉设计大师霍尔戈·马蒂斯(HolgerMatthies)教授曾经这样说:       "一幅好的招贴,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说话而不是靠文字注解"。[2]福田的海报语言简洁、幽默、巧妙并深刻,常以简练的线和面构成,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充分显示了他对图形语言的驾驭能力。福田把异质同构、视错觉等理念,以视觉符

2、号的形式重现在其海报作品上,并将这些原理以客观和风趣的形式呈现,使简洁的图形成为信息传递的媒介,由此其设计作品兼具了艺术性与精神性的内涵。  福田作品突显魅力的法宝,是对错视原理的精到掌握和应用。他善于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其作品大放光彩。正如福田自己所说的:"我的作品,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品的创作核心,都是围绕着以视觉感官的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考。"[3]因此,他不断地对视错觉进行探求,将不可能的空间与事物进行巧妙的组合达到视觉上的新知,将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共同营造出奇异的视觉世界,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3、。以下,笔者将以福田的海报为载体对其创作方式和理念进行分析。图1图2图2)1945年的胜利,1975年2.1异质同构原理的运用福田是将异质同构的设计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在其海报作品中的先驱。在福田许多的海报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该设计原理的巧妙运用。置换是其运用异质同构设计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选择一个常规、简洁的图形为基本形态,保持其骨骼不变,再根据创意,置换新的元素,组成新形。这种表现手法,虽然物与形之间结构不变,但逻辑上的张冠李戴却使图形产生了更深远的意义。[4]其要点是借助一个基本形态,在保持基本形原来主要特征的前提下置换新的元素以完

4、成再创造。       在其设计作品中,他所运用的置换元素不仅仅是对图形形态的简单更换,而是对置换元素进行反复推敲,始终保持着整体风格的一致性(见图3和图4),达到其设计意图。图3是其著名的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在这一系列作品中,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部进行元素的置换。从一定距离观察这些作品,可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但当我们仔细观察人物的发部时,它又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成。在这里,音符、鸟、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元素,都被福田运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报中,这些元素丰富了同一主题海报的内涵,同时充满

5、趣味性,更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         又如,福田繁雄《F》海报系列(图4),主画面为福田名字的首字母"F",对该字母进行变化。该系列又不同于"贝多芬"系列中以发部轮廓为基本形态,在其轮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图形元素的置换,而是以"F"为基本型,作者对其以往在众多平面作品中惯用的图形符号或表现方式进行的重现。如矛盾空间、图底反转等错视原理和手法的运用,坐着的女孩和奔跑着的动物形象的运用等。使其作品打上福田的符号,成为其异质同构中的又一代表性作品。图3(图3)《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部分作品),1985-2001年图5(图4)福田

6、繁雄作品展《F》海报系列(部分作品)2.2图底关系的运用         图底关系,有时也被称为正负形、反转现象或视觉双关原理。福田对图底关系原理的运用不同于荷兰著名的版画大师莫里茨·柯内里斯·埃舍尔(MauritsCornelisEscher,1898-1972)对该原理的解读。埃舍尔是在诠释数学理念的基础上,多对自然形态进行图底反转的契合,给观者营造一个不可能的世界。福田则是故意不明确交代图和底关系,让图与底产生反转互融的现象,进而产生双重意象。福田的海报还追求图形的单纯化(这里指在具象艺术范围内,求取相对单纯的形式与复杂的内涵间的统一;就形式

7、而言,是以简约的结构包含复杂材料组合的有序整体。)[5],来共同诠释"图"与"底"的关系:即"图"与"底"发生反转并彼此融合成一个整体,进而产生双重的意象,同时也赋予整个画面无限扩展的空间感。        例如,在1975年为日本京王百货设计的宣传海报中(图5),福田就开始利用"图"、"底"间的互生互存的关系来探究错视原理。作品巧妙利用黑白、正负形成男女的腿,上下重复并置,黑色"底"上白色的女性的腿与白色"底"上黑色男性的腿,虚实互补,互生互存,创造出简洁而有趣的效果,其手法为"正倒位图底反转"。[6]作品中的男女腿的元素,也成为福田海报中有代表

8、性的视觉符号。      在图底关系的运用方面,福田不断的探索新的表现形式。例如,1984年《UCC咖啡馆》海报(图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