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功了吗教学设计.doc

做功了吗教学设计.doc

ID:55923703

大小:6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15

做功了吗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做功了吗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做功了吗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做功了吗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做功了吗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做功了吗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做功了吗?》教学设计重庆市綦江区古南中学陶学明一.学习任务分析:《做功了吗?》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沪科版八年级第十章第三小节的内容。从教科书编写来看,主要涉及三块内容:一是利用“功的原理”这一发现引入“机械功”的概念;二是“怎样才算做功”;三是“怎样计算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运动和力、机械与力等知识。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机械功是力与位移的综合效果。学习机械功的知识,是对前面力学知识的延续和应用,也是后面学习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等知识的必要准备。关于这一科学内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

2、版)有两个条目:3.2.2知道机械功,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的含义;3.1.3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后续学习中会涉及到)。从认知水平来看,一条属于“了解”水平,一条属于“认识”水平,其中对“功的原理”没有提及,这就是国家标准中对这一内容的基本要求。二.学习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下册的学生,由于普及了义务教育,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一)知识基础。学生已学习了运动和力、力和机械等知识,具备了学习功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但也有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分析受力,没有搞清运动和力的关系,不能

3、把握力与移动距离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在判断物体是否做功、进行功的计算时,把不对应的力与距离联系在一起,而引起错误;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简单机械中杠杆平衡条件、动滑轮的特点等知识,还学习了力和长度的测量,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的能力,但结合刚学过的功的知识在短时间内完成功的原理的实验探究还有相当的难度。(二)认知能力。学生思维较活跃,抽象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概括和归纳能力。(三)学习动机。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具有比较典型的求趣、求动心理。(四)学习风格。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

4、习能力,喜爱合作学习,喜爱通过讨论的方式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喜欢多媒体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较容易受外界评价与成就水平影响,焦虑水平适中。三.教学目标确定:基于对学习内容任务和学习者的分析,提出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功的概念,能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含义;(2)认识两个必要因素与功的关系,能正确判断并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数据分析,经历引出功的概念的过程;(2)通过实例体验、情景归纳,体会功的物理意义及做功时力与距离的内在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起探究

5、物理的兴趣,从功的概念、原理中受到启发;(2)受到物理学史中科学精神的熏陶;(3)培养合作、探究、自主的学习意识。4.教学重点:(1)是否做功的判断;(2)做功多少的计算。5.易错易混教学难点:是否做功的判断,尤其是关于“距离”的理解。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抓“要素”时,先用演绎法;2、体会没有做功情形时,运用“归纳法”;3、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综合运用“实践体验”、“演示分析”、“情景归纳”、“交流讨论”、“练习展示”等教学方法,切实转变学习方式。4、适时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或“先行组织者策略”。五

6、.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流程教师言行活动学生活动目的意图活动预期可能难点与应变策略开课导入多媒体展示情景:懒羊羊的想法。“能吗?我们做做看”。创设情景留下疑问快速导入实验探究激光笔指器材,交代实验任务。“用指定器材分组实验。迅速深入小组指导实验。选择小组汇报测量数据。物体均重1.8N,把它匀速缓慢提升0.1m,测量并记录绳端拉动的距离和竖直拉力的大小。”语言太多,交代不清,学生不明白迟迟测不出或者测不准屏幕呈现示意图,减少口述,提问学生任务与注意。迅速深入小组,快速指导分析发现(示意停止)表扬激励学生“请大家观察,p这三组数

7、据有什么共同点?”“发现了相等量,了不起!”学生找共同点。小组代表回答。得出“力和距离的乘积相等”得出定义过渡提问安排集体看书板书课题多媒体展示并板书定义“科学探究中,这种相等量往往反应了某种物理意义。那物理中是怎么定义这个乘积的呢?请看课本195页1、2、3段。”学生看书小组回答得出“机械功”的定义铺垫过渡多媒体展示问题:“根据定义,你觉得做功必须具备哪些要素或条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关键词“好。我们来看实验。”生思考回答希望生得出:“力”、“距离”或者“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抓关键,理解概念,为判断做铺垫,培养演绎

8、思维)对“距离”的认识可能比较模糊,容易一带而过追问:“对“距离”有什么要求吗?体验分析有力无距没有做功的情景提问(多媒体给出样句)示意小组回答。请学生举1至2例分析,教师补充呈现例子,请学生归纳共同点,教师板书关键词。“推力对墙做功了吗?为什么?”“能否举出这类没做功的例子再分析分析?”“这类例子的共同点是?”同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