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预防重点总结.doc

口腔预防重点总结.doc

ID:55926978

大小:418.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6-15

口腔预防重点总结.doc_第1页
口腔预防重点总结.doc_第2页
口腔预防重点总结.doc_第3页
口腔预防重点总结.doc_第4页
口腔预防重点总结.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腔预防重点总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口腔预防医学08口腔jojo第一章 预防口腔医学绪论口腔预防医学(preventivedentistry)的概念可整合为“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及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与艺术”。☆三级预防:1、一级预防(primary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针对疾病发生的生物、物理、化学、心理及社会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消除致病因素,防止各种致病因素对人体的危害是一级预防的主要任务,也是预防医学的最终奋斗目标。2、二级预防(secondaryprevention)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发生的前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

2、诊断和早期治疗。3、三级预防(tertiaryprevention)又称临床预防,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尽量恢复或保留口腔功能。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口腔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①描述性研究(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常规资料分析)②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群组研究)③实验性研究(临床实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实验、“类实验”)★龋病常用的指数①恒牙龋失补指数(DMF、DMFT、DMFS)“龋”即已龋坏尚未填充的牙;“失”指因龋丧失的牙;“补”为因龋做填充的牙。②乳牙龋失补指数(dmf、dmft

3、、dmfs)WHO的标准-9岁以下儿童丧失了不该脱落的乳牙,即为龋失牙。③龋均和龋面均:反映了受检人群龋病的严重程度a.龋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b.龋面均=④患龋率:在调查期间某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常以百分数表示。=×100%⑤龋齿发病率:至少在一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与患龋率不同的是仅指在这个特定时期内新龋发生的频率。=×100%⑥龋面充填构成比:一组人群中的龋、失、补牙面之和中已充填的龋面(继发龋面不算)所占的比重,常以百分数表示。⑦无龋率:全口牙列均无龋的人数占全部受检人数的百分率。水氟浓

4、度0.6~0.8mg/L时,龋均及患龋率最低14★牙周健康指数①★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ralHygieneIndex-Simplified:OHI-S)OHI-S只检查6个牙面:16、11、26、31的唇(颊)舌面和36、46的舌面口腔卫生指数(OHI):检查28颗牙,评价12个牙面△a.简化软垢指数DI-S(DebrisIndex-Simplified)0=牙面无软垢 1=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以下 2=软垢覆盖面积为牙面1/3与2/3之间 3=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DI-SCI-S△b.简化牙石指数CI-S(Calcu

5、lusIndex-Simplified) 0=龈上、龈下无牙石1=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1/3以下2=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1/3与2/3之间,或在牙颈部有散在龈下牙石3=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或在牙颈部有连续而厚的龈下牙石②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 0=龈缘区无菌斑1=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若用探针尖的侧面可刮出菌斑2=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3=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PLIQ-HPLI**Turesky改良的Q-H菌斑指数:0=牙面无菌斑1=牙颈部龈缘处有散在的点状菌斑2=牙颈

6、部菌斑宽度不超过1mm3=牙颈部菌斑覆盖面积超过1mm,不足牙面1/34=菌斑覆盖面积在牙面1/3与2/3之间5=菌斑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③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GI)0=牙龈健康1=牙龈轻度炎症,牙龈颜色有轻度改变并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2=牙龈中度炎症,牙龈色红,水肿光亮,探诊出血3=牙龈严重炎症,牙龈明显红肿或有溃疡,并有自动出血倾向14④龈沟出血指数(SulcusBleedingIndex:SBI)0=龈缘和龈乳头外观健康,轻探龈沟后不出血1=龈缘和龈乳头呈轻度炎症,轻探龈沟后不出血2=牙龈呈轻度炎症,有

7、颜色改变,无肿胀或水肿,探诊后点状出血3=牙龈呈中度炎症,有颜色改变和轻度水肿,探诊后出血,血溢在龈沟内4=牙龈呈重度炎症,不但颜色改变,而且明显肿胀,探诊后出血,血溢出龈沟5=牙龈有色的改变,明显肿胀,有时有溃疡,探诊后出血或有自动出血GI④★社区牙周指数(CommunityPeriodontalIndex:CPI)6区段指数牙检查指数牙:将口腔分为六个区段(检查牙龈出血和牙石,牙周袋深度。)a.20岁以上:10颗指数牙,b.15-20岁和15岁以下:6颗指数牙(避免第二恒磨牙假性牙周袋),15以下不查牙周袋☆WHO规定:☆每个

8、区段内必须有2颗或以上功能牙,并且无拔牙指征,该区段才做检查。☆检查区段内以最重情况记分。☆探查指数牙,若没有指数牙的区段,探查所有余留牙,以最重情况记分。☆以6区段中最高分记分作为个人CPI值。计分标准为:0–牙龈健康。1–龈炎,探诊后出血。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