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几点认识.doc

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几点认识.doc

ID:55927725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5

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几点认识.doc_第1页
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几点认识.doc_第2页
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几点认识.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几点认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几点认识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中占重要地位,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解决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课程目标: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数学课程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和联系性,知识呈螺旋上升结构,要把握好、教好解决问题这个板块,必须通盘熟悉小学数学各年级、各学段解决问题的教学知识点和编排结构,以做到融会贯通、承前启后。新教

2、材将应用题转变为解决问题,这不仅是名称上的改变,在内容结构上,也不再单设应用题单元,甚至很少会相对集中地编排应用题内容,而是将其拆分到加、减、乘、除等基本的运算中,结合数的运算抽取和理解数量关系,在呈现形式上也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1—2年级一步计算的问题(合并求和、剩余求差、求相差数、求大小数、几个几相加求积、求几倍数、平均分求商、求倍数)和简单的两步计算的问题(加减、乘除)3—4年级比较复杂的两步计算的问题和少数三步计算的问题(求平均数、连乘、连除、行程问题、积商之和(差)、两个商(积)之和(差)等)5—6年级用方程解决问题、小数、分数(百分数)乘除法问题、

3、按比例分配、百分率问题、正反比例问题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解决问题的教学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一、指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学生收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这第一步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后续问题教学的成效。实验新教材低年级大多是以图画、表格、对话等方式呈现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加纯文字问题的量。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最有效的途径是指导学生学会看图,从图中观察、发现、收集必要的数学信息,特别是一些隐蔽的信息,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对信息进行整理,形成一道完整的数学问题。案例:教学二年级下册第4页解决问题例1。(出示第2-3页主题图)师:

4、仔细观察,游乐园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师:你们看过木偶戏吗?咱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例1主题图)师: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问)(教师有意识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和看戏有关的信息?(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还有吗?(走了6人)师: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图中提供的信息吗?在引导学生根据画面收集信息时,教师的提问引导一定要目的性明确、针对性强,直接指向信息本身,排除一些非本质属性的影响。在这一点上,我有过教训。案例:教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出示主题图)师:你看到了什么?(事先准备时,我完全没有想到这个问话存在任何

5、问题,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的回答一定能进入主题。)生:我看到了摩天轮;我看到了过山车;我看到了很多树和草。(由于问话范畴太宽,学生的回答出现了非本质内容,并且信息不能量化。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教师问题的引导要细化,不能“粗枝大叶”。)二、引导学生分析信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发现解法,就是在“问题—信息”之间找出某种联系和关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发现的信息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训练学生表达解题思路,最终解决问题。当然这一环节,教师不应太过多的“指手画脚”,而应让学生在思维的互相碰撞中完成。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有几点建议:1.培养认真读题的意识在

6、实际的解决问题教学中,我总感觉有些孩子不重视读题,往往是题目匆匆一看,就草草动笔,结果错误频出。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就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读题意识,特别是高年级纯文字问题,更要借助于学生的“读”,给学生提供充分“读”的时间,使学生读中理解、读中分析、读中思考。读题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齐读、自由小声读、指名读、默读等,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1—3年级一般要求小声自由读题,4—6年级一般要求默读,并且让学生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选择读一遍或几遍。2.重视四则运算的意义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最基础的知识,它的意义是解决问题中最基本的四种数量关系,是学

7、生形成解决问题模型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四则运算意义的教学。教师在1、2年级教学每一种运算的初步认识时,我认为必须让学生多借助学具操作,通过动手操作,体会了解每一种运算的意义,而不是简单机械的死记“一共用加法,还剩用减法”。这个环节绝对不能马虎对待,只有学生有了这样的认知,解决问题时才能明白算理,知道为什么用加、减、乘、除。当然,解决问题的初始阶段(一步计算),四则运算的意义体现不是那么明显,等到了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学生因数量关系不清,思维就显得混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不仅十分重视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来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数量关系,使学生逐步内化,从而有效“建模”,

8、还引导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