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体金属玻璃的研究与应用.doc

块体金属玻璃的研究与应用.doc

ID:55930599

大小:4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16

块体金属玻璃的研究与应用.doc_第1页
块体金属玻璃的研究与应用.doc_第2页
块体金属玻璃的研究与应用.doc_第3页
块体金属玻璃的研究与应用.doc_第4页
块体金属玻璃的研究与应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块体金属玻璃的研究与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块体金属玻璃的研究与应用姓名:李义锋1概述块体金属玻璃的出现,使玻璃合金由过去单一的功能材料应用向集优异的物理、化学与力学性能于一体的功能性结构材料的跨跃成为可能;还为解决材料科学与凝聚态物理中若干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新的机遇。金属玻璃是指金属合金的熔体在从高温冷却到熔点以下没有通过结晶的方式而直接被“冷冻”形成的固体。虽然人类到目前为止对“冷冻”形成玻璃的过程还不清楚,但已知玻璃中的原子或分子排列如同它们在高温那样杂乱无章。过去,人们要采用至少每秒10万度的冷却速度才能获得厚度为微米尺度的金属玻璃。现在,通过成分设计及采用小于每

2、秒100度的冷却速度能够获得厚度为毫米到厘米尺度的金属玻璃,即块体金属玻璃。由于金属玻璃具有许多独特和优异的物理、力学和化学特性,因而在很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金属玻璃的形成机理和结构以及金属玻璃在物理、力学与化学方面的本征特性等一直是现代材料与凝聚态物理的重要研究课题。2块体金属玻璃的发展块体金属玻璃(bulk metallic glass)通常是指3维尺寸都在毫米以上的金属玻璃,20世纪70年代,陈鹤寿及其合作者用简单的吸铸法在相当低的冷速(103K/s范围内)下制备出毫米直径的Pd-Cu-Si金属玻璃棒。该体系是最先发现

3、的块体金属玻璃体系。20世纪80年代初,Turnbull和他的学生翟显荣采用一种叫助溶剂包裹的方法(Fluxing方法),制备出最大尺寸近厘米的PdNiP非晶合金。随后用同样的方法又发现一系列毫米级Pd基,Pt基金属玻璃。Pd基非晶合金具有很强的非晶形成能力,可以称之为第一代大块金属玻璃。但是Pd,Pt都很昂贵,加上制备工艺复杂,难以工业化推广。这类大块金属玻璃只能用于非晶物理的基础研究,应用价值较小。但这项工作证明,在合金中可以获得大块金属玻璃材料。寻找大块金属玻璃新体系的工作是相当艰苦的。金属玻璃材料及物理的研究在20世纪8

4、0年代曾一度从热门变成冷门研究课题。那时候,只有为数不多的研究组仍在这一领域坚持工作。日本东北大学金属研究所的A.Inoue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W.L.Johnson就是这类研究组。到20世纪80年代末,Inoue等人终于取得突破.他们改变了过去重点关注从工艺条件来改进玻璃形成能力的方法和思路,而从合金的成分设计角度来提高合金系本身的玻璃形成能力,即通过多组元合金混合来提高合金系本身的玻璃形成能力。他们采用金属模浇铸(metalmold casting)方法系统评估一系列由过渡金属组成的多组元合金玻璃形成能力,获得了La-Al-

5、Ni-Cu,Mg-Y-Ni-Cu,Zr-AL-Ni-Cu等具有很强玻璃形成能力的第二代块体金属玻璃体系(呈直径为1—10mm的棒状、条状)。在此基础上,1993年,Johnson等人通过掺金属Be的方法,发现了玻璃形成能力超强的Zr-Ti-Cu-Ni-Be合金系.以Zr基大块金属玻璃为代表的第二代金属玻璃,由常用金属元素组成,其形成能力接近传统氧化物玻璃,尺寸最大达直径8cm,最低临界冷却速率低于1K/s。值得一提的是,在金属玻璃材料和物理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做出了重要贡献。早在1960年代,在Pd基、Pt基金属玻璃研制、特性及物

6、理性能研究中,陈鹤寿、翟显荣做出了许多开创性工作。陈采用助溶剂包裹的方法发现了一系列非晶合金。Pd基金属玻璃至今仍是非晶形成能力最好的体系之一,被广泛用于研究非晶物理和材料科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此外,张涛作为Inoue的学生在第二代块体金属玻璃发现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王文魁在高压下非晶的晶化和制备方面做出了原创性工作。近年来,我国对块体金属玻璃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块体金属玻璃的研究先后获得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的重点支持,此外,军工部门也

7、设立了相关的项目.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建议和资助下,于2001年召开了国内第一届块体金属玻璃研讨会,参会人员有10余人,这次会议对块体金属玻璃在中国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之后,每年都有块体金属玻璃研讨会。2003年和2007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和第六届“块体非晶态合金国际会议”。2006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成立了非晶态合金专业委员会,推动了金属玻璃研究在我国的进一步开展.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金属玻璃的基础研究与合金发展领域做出了一些有影响的工作。3块体金属玻璃的制备方法有研究者曾试图通过粉末冶金(包

8、括机械合金化)方法,把金属玻璃粉末在粘滞流变温度区间热压成块体金属玻璃,不仅存在许多技术难题,而且所制备的块体材料在纯度、致密度、尺寸和成形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这里只讨论采用合金近快速凝固的方法制备块体金属玻璃。在合金组元及其含量配比确定的条件下,采用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