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地球”专题复习.pdf

“行星地球”专题复习.pdf

ID:55931839

大小:539.1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6-16

“行星地球”专题复习.pdf_第1页
“行星地球”专题复习.pdf_第2页
“行星地球”专题复习.pdf_第3页
“行星地球”专题复习.pdf_第4页
“行星地球”专题复习.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星地球”专题复习.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蹿学鼹立妇//2014.5—6【知识梳理】一、字宙中的地球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如,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行星、卫星、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巴的彗星等。(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就形成了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3)天体系统的级别:圈一困一园]一+l总星系IrIN——3—'—b星——系]Il————_J由上图可知,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为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为地月系。宇宙包括总星系和人类未探测区域。(4)光年:光年是计算

2、天体间距离的单位。1光年即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约为94605亿千米。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行星绕El公转的运动特征:方向具有同向性、轨道面具有共面性、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2)结构特征。可从质量、体积、距日远近来描述行星的结构特征。(3)距日由近到远行星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专题复习.之间。(4)行星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3.存在生命的行星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地球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为什么

3、地球上会出现生命?(1)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2)有液态水。(3)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因而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②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

4、,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③提供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④太阳辐射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2.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黑子、耀斑。①黑子:发生在光球层,黑子的温度比其他地方低。②耀斑:发生在色球层,色球的某些区域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③黑子、耀斑活动周期:1l'I~g-,同步起落,体现太阳活动的整体性。(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地球磁场;等等。三、地球的运动1.地球运动的一

5、般特点(1)地球运动的两种形式:自转和公转。吁学醢立妇//2014.5—6(2)地轴的方向: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3)自转的方向、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4)自转的周期:1Et:恒星日——23时56:~4秒,太阳日——24小时。(5)自转角速度:除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相同,都约为15。,h。(6)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7)公转的轨道: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样就使地球绕日公转中出现近日和远日现象。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快;地球位于远日

6、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慢。(8)公转周期:1年: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2)黄道平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3)黄赤交角:23~26。(4)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3.昼夜交替与时差(1)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2)地方时: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正午时,太阳高度为一天中的最大值,此时地方时为12点。(3)区时: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相

7、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h时。(4)国际日界线:原则上以180o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明天”的分界线。(5)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E的地方时。(6)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4.地球的公转与季节(1)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12点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晨昏线一‘.专题复习.(2)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太阳光线延长线经过地心。(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4)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0一-l某地纬度一太阳直射点纬度l。(5)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8、(6)春分(秋分)①侧视图:晨昏线北极、—,,.一,《/’,太阳光线’②日期:春分在3月21日前后,秋分在9月23日前后。③该日太阳直射赤道。④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⑤地轴和晨昏线重合。⑥全球昼夜等长。⑦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7)夏至:①侧视图:吁学姣立//2014.5—6北回归线赤道太阳光线②日期:6月22日前后。③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④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⑤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