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公开课教(学)案.doc

拟行路难其四公开课教(学)案.doc

ID:55948629

大小:4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17

拟行路难其四公开课教(学)案.doc_第1页
拟行路难其四公开课教(学)案.doc_第2页
拟行路难其四公开课教(学)案.doc_第3页
拟行路难其四公开课教(学)案.doc_第4页
拟行路难其四公开课教(学)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拟行路难其四公开课教(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拟行路难》教案——鲍照【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鲍照的一首诗作。鲍照这位诗人我们可能觉得很陌生,但是杜甫、白我们很熟悉了吧。我们来看一首诗——杜甫的《春日忆白》。其中称赞白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用鲍照诗作的成就来赞扬白,可见对鲍照诗作评价之高。那么,鲍照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为何没有像白杜甫一样青史留名、为人们所熟知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鲍照的《拟行路难》,跟随诗人的脚步走进他的作品,了解他的人生,感悟他的诗情。·诵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清节奏【学习目标】1.

2、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把握这首诗的容和情感。2.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学习过程】一、初读,扫清文字障碍、掌握相关资料预习检测(自主学习)1.给下列重点字注音:鲍()酌()踯躅()2.解题:《行路难》是(),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首,歌咏()。本文是第四首。3.了解概括鲍照的创作成就和人生经历:认真阅读“资料”,用一句话概括鲍照的创作成就和人生经历。(可以用“虽然……但是……”的句型。)鲍照一生虽然才华横溢、诗文

3、有盛名,且少有壮志,思求报国,但因出身寒门,一生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所谓“才秀人微,取湮当代”。4.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诗歌大意。∙就像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是不一致的。  ∙人的命运也是既定的,怎么能总是这样自怨自哀。  ∙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一曲《行路难》,歌唱声又因举杯饮酒而中断。  ∙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说还休,欲行又止,不敢多说什么了。..下载可编辑....二、精读,披文入情,咀嚼文字,体悟情感·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前面,我们已经扫清了文字障碍,初步把握

4、了这首诗的基本容。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品读揣摩诗歌的语言,深入把握这首诗的容和情感。(一)自由诵读诗文,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诗人情感:“愁”·下面就让我们来解读这个“愁”字。(二)研读诗文,解读一个“愁”字1.齐读前四句诗,思考:(1)哪句诗直言诗人之“愁”?①“安能行叹复坐愁”②“愁”的表现是什么?“行、坐”“叹、愁”,(“愁之相”互文)③通过诗人的外在行为,想象一下诗人愁到了何种程度?(浓重、无可排解)▪这愁绪如此浓重,令诗人坐卧不宁、寝食难安,却又挥之不去、排解不开。(2)诗人为何如此愁苦?“人生

5、亦有命”“命”?这和愁苦有何联系?我们来学习一种诗歌解读的方法——知人论世。①首先,联系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说说他看到了怎样的“命”。(知人论世)(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出身的高低贵贱直接决定了一生的仕途和际遇。)面对这一现实,诗人也只能承认“人生有命”。那么,怎么又说“亦”?②“亦”字承接了上文什么容?(合作探究)“泻……”这里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比喻。如何理解“安能”?(就像水会往不同方向流淌一样,人生在世间也各自有命,这似乎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我怎么能因为这而发愁呢?)诗

6、人真的能看开了吗?强加在身上的不公平,你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怎么可能看开呢?(自我劝慰之语,心愤懑不平)·读这四句,读出诗中情感的细微变化。(读法指导:一二句平;三四句略上扬,有不平之怨。)..下载可编辑....1.齐读后四句,思考:(1)作者借助哪些方式来“自宽”,诗人心得到宽慰了吗?①“酌酒”②“歌唱《行路难》”(①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种种不平在心头激荡。②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

7、怆的《行路难》,欲将一腔悲愤倾泻而出。但是因为太过悲痛,连歌也唱不下去了。)(“愁之解”,无可排解、压抑郁闷)·此情此境,让诗人何以堪?·(2)诗人情感郁积到极点,不禁悲愤地大吼一声:“心……”这一句是作者情感的总爆发?这是什么句式?和前面哪一句句式相同?情感有何变化?(前面,心有不平,想排解;这一句,怒火填膺,忍无可忍)(“愁之怒”,忍无可忍的愤激之语)·读这三句,读出情感变化。(3)然而最后一句,诗人的情感又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急转直下,隐忍吞声)(“愁之忍”,极度痛苦和矛盾,还有无奈)为何出现这

8、样的变化?(知人论世)(再看写作背景。不敢说,说也改变不了什么,还可能带来杀身之祸,“愁之源”)有门第等级的存在,纵你才高八斗,纵你有满腔报国热忱,只是不得施展。诗人的万千悲愤只能硬生生吞进肚里。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读这四句,读出情感从激愤到隐忍的变化。(读法指导:先扬后抑)3.结合全诗,想象勾画诗人形象,说一说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士族门阀制度的不满和控诉,怀才不遇的悲愤与苦痛。(三)、诵读诗文,体悟一个“愁”字三、再读,反观自我,读出人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