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错误矫正策略.doc

计算错误矫正策略.doc

ID:55952925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8

计算错误矫正策略.doc_第1页
计算错误矫正策略.doc_第2页
计算错误矫正策略.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计算错误矫正策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计算错误矫正策略  不管何种原因造成的计算错误,作为教师都要高度重视,找出问题的根本和关键,分析错误原因,加强练习。根据调查分析,主要矫正策略如下:一、加强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   要使学生会算就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和算理的掌握。《课标》指:“教学时应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应结合实际问题理解算理,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学会多样化的计算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如:教学38+29时,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方法一:38+29=38+2+27=40+27=67方法二:38+29=37+1

2、+29=37+30=67方法三:38+29=30+20+8+9=50+17=67方法四:用竖式计算。学生在这样直接参与的实践过程中理解了算理,明确了算法,也提高了兴致。 二、加强口算的训练,不断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口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开始阶段,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组织口算训练,有利于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1、口算练习要做到天天练,持之以恒,逐步达到熟能生巧。口算训练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时间地点,逮住机会炼就行。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等基本口算是所有计算的基础,要求学生做到正确熟练、脱口而出。计算中的常用数据要让学生

3、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例如:1+9=10,2+8=10,3+7=10,4+6=10,5+5=10,3×4=12,2×6=12,4×4=16,2×8=16,25×4=100,125×8=1000,3.14×2=6.28等。有些特别容易出错的,如:7×8=56,2×7=14,3×6=18等要加强训练甚至强行记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通过坚持不懈口算训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技巧,达到正确、迅速、灵活的口算目的。同时提醒学生,口算题仍然可以通过笔算得出结果。2、采取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例如开展“找朋友”、“夺红旗”、“计算接力赛”、“计算小能手”等多种竞赛活动

4、,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学习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计算的无穷奥妙。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1、关注学生的计算过程,给予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对学生在计算中的失误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辅以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和爱好。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认真审题,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先思考后动笔,确保每个数字和每个运算符号不出错,同时认真书写,养成打草稿的好习惯。3、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学生计算的自信心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4、要有简算意识。学生不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而且要能合理、灵活地进行巧算才能省时、省力,提高计算的速度、计算

5、的质量。例如:计算15-8时,可以先算10-8=2,再算2+5=7;3×9+9=4×9=36;16×125=2×8×125=2000;1000÷25÷4=1000÷(25×4)=1034.7-(8.7-3.5)=34.7-8.7+3.5=26+3.5=29.5这样既容易算对又节省时间。因此,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简算意识,要求学生在面对具体计算任务时观察数的特征,算式特点,合理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自觉地进行简便计算,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提高计算能力。5、养成验算的习惯。养成自觉验算习惯,不仅可以看出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还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使学生养成仔细

6、、严格、认真的良好习惯。检验时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如果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检验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等。计算时力求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四、精心设计计算练习。1、针对性练习。针对本单元或是本课时所要掌握的计算进行练习,并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计算错误的根源。必要时,就学生的错误进行针对性练习。2、对比性练习。当学生已经较好掌握了本阶段计算学习后,要把与本阶段相关的特别容易混淆的计算进行融合,让学生在混合计算中提高能力。3、应用性练习。小学数学学习的核心是解决问题,计算最终是解决问题的手段。通过熟练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水平。计算能力是一

7、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比较漫长、耐心细致的过程,也是数学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只要我们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计算教学活动,在教学中从细处入手,正确引导,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计算教学工作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