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咏广州寺院同韵诗四首.doc

七律:咏广州寺院同韵诗四首.doc

ID:55959521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8

七律:咏广州寺院同韵诗四首.doc_第1页
七律:咏广州寺院同韵诗四首.doc_第2页
七律:咏广州寺院同韵诗四首.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律:咏广州寺院同韵诗四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咏广州寺院同韵诗四首1、咏广州大佛寺六层塔楼望眼开,殿宇恢弘荡尘埃。名布八方香客聚,声播四境禅意来。佛典经籍藏浩瀚,注1摄影书画汇人才。注2慈航普度施善慧,菩提无树镜非台。注3注解注1:大佛寺内设有图书馆,收藏佛教典籍数万册。还配有现代化高科技电子视听设备。注2:寺内侧廊和塔楼经常举办佛事摄影书画交流展示活动。注3: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偈语典故。2016.2.62、咏广州六榕寺题记广州六榕寺在越秀区中山六路旁的六榕路,兴建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三年(公元537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寺门上方“六榕”二字系苏东坡所写。寺内有1973年植种的菩提树一株,枝繁叶茂

2、。寺内建有九层高塔,造型华丽,俗称“花塔”。唐朝初年,文坛四杰之一王勃曾游历于此,撰写了《广州宝庄严寺舍和塔碑记》,此碑在清代已湮没,现重新校勘沙刻。云峰法师(1921—2003)文革前和文革后任六榕寺主持。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六榕寺重修时,寺内供奉禅宗六祖慧能,以修净业,因此曾改名为净慧寺;寺里的六祖堂内,供奉着当年紫铜铸造的六祖慧能像。此诗用本人《咏广州大佛寺》韵(首句入韵式):开、埃、来、才、台。下不注解。花塔接天视界开,菩提树下无尘埃。苏轼题匾因寺写,王勃碑刻伴禅来。云峰法师慈长老,净慧弟子俊逸才。穗城丛林彰独特,九层浮屠即瑶台。2016.2.133、

3、咏广州华林寺题记华林寺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下九路西来正街。华林寺前身叫西来庵。隋代以前此地为珠江岸。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公元526年),天全国(即古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东渡来到中国传教,首先在今广州市荔湾区西来初地处登岸,建西来庵。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将西来庵改名为华林禅寺。后世信徒尊奉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因而称其当年登陆地为西来初地。华林寺1400多年来,饱经沧桑,多次修葺。赵朴初、启功先生皆有题字;海内外其他儒士、宗教界人士亦有墨宝书赠。此诗用本人诗作《咏广州大佛寺》《咏广州六榕寺》韵(首句入韵式):开、埃、来、才、台。下不注解。西庵佛门初始开,菩提达摩

4、扫尘埃。修心养性成正果,笃行善德好运来。罗汉五百迎香客,钟鼓双楼募人才。禅意无声舍利塔,妙相庄严诵经台。2016.2.144、咏广州海幢寺题记海幢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同福中路和南华中路之间。其原址南汉时称为“千秋寺”,明末清初,光牟、池月两位僧人向园主郭龙岳募缘得地建佛堂,依佛经“海幢比丘潜心修习《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成佛”之意,将佛堂取名为海幢寺。清初该寺大规模扩建、遂成为广州“四大丛林”之冠。1993年8月,海幢寺被定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康熙年间所刻《鼎建碑》中记载有“海幢八景”。此诗八句,每句前四字即是一景,八句写了“海幢八景”。此诗用本人诗作《咏广州大佛寺》

5、《咏广州六榕寺》《咏广州华林寺》韵(首句入韵式):开、埃、来、才、台。下不注解。石磴丛兰伞盖开,古寺参云无尘埃。花田春晓即兴曲,珠江破月写意来。竹馆幽钟四方客,海日吹霞八面才。江城夜雨快胸臆,飞泉桌锡拜佛台。2016.2.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