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粗糙度选用原则.doc

表面粗糙度选用原则.doc

ID:55968089

大小:557.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6-18

表面粗糙度选用原则.doc_第1页
表面粗糙度选用原则.doc_第2页
表面粗糙度选用原则.doc_第3页
表面粗糙度选用原则.doc_第4页
表面粗糙度选用原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表面粗糙度选用原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TCL低压电器(无锡)有限公司发布2008-08-30实施2008-08-15发布表面粗糙度选用原则Q/J.1.5.2-05-2008QTCL低压电器(无锡)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企业标准文件编号Q/J.1.5.2-05-2008表面粗糙度选用原则版本/次A/0实施日期2008-8-30制定审核批准页码1/131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种加工方式下产品零部件图样的表面粗糙度的参数和参数值及一般规定。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产品零部件图样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用。2术语2.1评定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在一个取样长度纵坐标值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2.2轮廓的最大高度(Rz)在一个取样

2、长度,最大轮廓峰高和最大轮廓谷深之和的高度。注:该术语在旧标准GB/T3505-1983中的符号为Ry,新标准GB/T3505-2000中将原术语十点高度Rz取消。2.3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RSm)在一个取样长度轮廓单元宽度的平均值。注:该术语在旧标准GB/T3505-1983中的符号为Sm。2.4相对支撑比率(Rmr)在一个轮廓水平截面确定的,与起始零位相关的支撑比率。注:该术语在旧标准GB/T3505-1983中的符号为tp。2.5取样长度(lr)用于判别被评定轮廓的不规则特征的X轴方向上的长度。注:该术语在旧标准GB/T3505-1983中的符号为l。3表

3、面粗糙度参数值3.1高度参数值Ra、Rz3.1.1Ra的系列值见表1,其补充系列值见表2。表1Ra系列值(um)Ra0.0120.0250.050.10.20.40.81.63.26.312.52550100文件编号Q/J.1.5.2-05-2008版本/次A/0实施日期2008年8月30日页码2/13表2Ra补充系列值(um)Ra0.0080.0.0160.0200.0400.0.0800.1250.1600.250.320.500.631.001.252.02.54.05.08.010.016.020324063803.1.2Rz的系列值见表3,其补充系列值

4、见表4。表3Rz系列值(um)Rz0.0250.050.10.20.40.81.63.26.312.525501002004008001600表4Rz补充系列值(um)Rz0.0320.0400.0.0800.1250.1600.250.320.500.631.001.252.02.54.05.08.010.016.02032406380125160250320500630100012503.2间距参数值RSmRSm的系列值见表5,其补充系列值见表6。文件编号Q/J.1.5.2-05-2008版本/次A/0实施日期2008年8月30日页码3/13表5RSm系列值

5、(mm)RSm0.0060.01250.0250.050.10.20.40.81.63.26.312.5表6RSm系列值(mm)RSm0.0020.0030.0040.0050.0080.0.0160.0200.0320.0400.0.0800.1250.1600.250.320.500.631.001.252.02.54.05.08.010.03.3形状参数值RmrRmr值的百分比系列见表7。表7Rmr值百分比系列Rmr(%)10152025304050607080903.4取样长度l3.4.1l的系列值见表8。表8l系列值(mm)l0.080.250.82.

6、5825鉴于加工表面的不均匀性,在评定表面粗糙度时应在评定长度(ln)上进行,评定长度一般为5个l即5l,如被测表面均匀性好,可以小于5l。3.4.2测量Ra时的l和ln值见表9,测量Rz时的l和ln值见表10。文件编号Q/J.1.5.2-05-2008版本/次A/0实施日期2008年8月30日页码4/13表9测量Ra时的l和ln值Raumlmmln=5lmm≥0.008~0.020.080.4>0.02~0.10.251.25>0.1~2.00.84.0>2.0~10.02.512.5>10.0~80.08.040.0表10测量Rz时的l和ln值Rzumlmm

7、ln=5lmm≥0.025~0.100.080.4>0.10~0.500.251.25>0.50~10.00.84.0>10.0~50.02.512.5>50~3208.040.04参数及参数值的选用4.1参数的选用4.1.1给出表面粗糙度要求时,除数值无要求外,均应选择一项高度参数。在高度参数不能满促要求的情况下,再考虑RSm、Rmr作为附加参数。RSm一般不单独使用,Rmr可单独使用,用于研究和分析表面状态。4.1.2在Ra、Rz两个高度参数中,由于Ra既能反映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又能反映凸峰高度,且在测量时便于进行数值处理,因此被推荐优先选用Ra来评

8、定轮廓表面。4.1.3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