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沉积盆地印支-燕山期金矿成矿系统研究.pdf

右江沉积盆地印支-燕山期金矿成矿系统研究.pdf

ID:55975875

大小:868.71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23

右江沉积盆地印支-燕山期金矿成矿系统研究.pdf_第1页
右江沉积盆地印支-燕山期金矿成矿系统研究.pdf_第2页
右江沉积盆地印支-燕山期金矿成矿系统研究.pdf_第3页
右江沉积盆地印支-燕山期金矿成矿系统研究.pdf_第4页
右江沉积盆地印支-燕山期金矿成矿系统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右江沉积盆地印支-燕山期金矿成矿系统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50卷第】期地质与勘探Vo1.50No.12014年1月GE0L0GYANDEXPL0RAT10NJanuary,2014右江沉积盆地印支一燕山期金矿成矿系统研究王疆丽,林方成,于远山,王宏,吴松洋'(1.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2.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81;3.成都理S-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摘要]滇黔桂接壤区卡林型金矿床含矿建造的形成与右江沉积盆地印支期的演化息息相关,本文以翟裕生等确立成矿流体系统的原理为基础,将右江沉积盆地中的金矿床按照成矿流体输导体系的不同划分为断裂构造输导成矿子系统、不整合面构造输导成矿子系统、岩性输导成矿子系统。以典型矿床

2、为载体,初步探讨了各成矿子系统的成矿要素、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作用产物,并建立了该成矿系统的综合成矿模式。[关键词]滇黔桂右江沉积盆地印支一燕山期卡林型金矿成矿系统[中图分类号]P61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95—5331(2014)Ol~0105—09WangJiang-li,LinFang-cheng,YuYuan-shan,WangHong。WuSong-yang.TheIndosinan-YanshaniangoldmetallogenicsystemintheYoujiangsedimentarybasin,southwesternChina[J].Ge·olog

3、yandExploration,2014,50(1):0105—0113.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首次探明并开采卡林型林型金矿床(点)大多与右江沉积盆地印支期的沉(微细浸染型)金矿后,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积建造有密切的关系,且成矿时代多为燕山期。本来,相继在扬子地块周缘的滇黔桂、秦岭和川西地区文以翟裕生等的成矿系统理论及研究方法为指导,找到一大批大、中型卡林型金矿。其中滇黔桂接壤具体研究右江沉积盆地印支一燕山期金矿成矿系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卡林型金矿床集中区,前人对该统。区卡林型金矿研究已取得诸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l区域地质背景概述在单个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矿床成因模式以及成矿规律等

4、方面(龙治贵,1988;国家辉等,1992;右江盆地或称滇黔桂盆地,是海西一印支期出李连生等,1992;李存有,1994张维乾,1994;庞保成现的边缘盆地,主体呈NNW向延伸至南开口的三等,2001;胡明安等,2003;刘平等,2006;刘建中等,角形裂谷区(图1)。该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2008;陈本金等,2010;刘远栋等,2011;张长青等,地台与华南褶皱系西南缘的结合部位,其主体位于2012)。在成矿系统方面,方维萱等(2001,2006)曾扬子板块之上,其东以钦防海槽为界,南邻特提斯洋对扬子地块南缘及邻区复合大陆动力成矿系统进行(郑荣才等,1989;陈洪德等,1990;曾

5、允孚等,过宏观研究,陶平等(2007)综述了扬子区黔西南金1992)。王砚耕等(1994)以桑郎一白层一册阳一泥矿成矿系统。找矿实践表明,滇黔桂“金三角”区卡凼一线为界,将其与扬子陆块分开,据滇、桂两省林型金矿床(点)及矿化异常几乎无一例外分布于(区)有关资料,本区的下层和中层基底与扬子陆块右江沉积盆地中(刘东升等,1994),而对该区金矿相似,上层基底则是晚元古代至早古生代的浅变质床尚未有专文从成矿系统角度加以论述。作者根据岩系,泥盆纪以来为盖层沉积。总体来说,泥盆系一野外勘查实践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本区卡下三叠统以海相碳酸盐岩建造为主,中三叠统发育[收稿日期]2013—04—2

6、8_[修订日期]2013—09—28;[责任编辑]郝情情。[基金项目]贵州贞丰整装勘查区金一铀多金属控矿因素研究(项目编号:12120113094400)资助。[第一作者]王疆丽(1988年一),女,2011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现就读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E—mail:460304679@qq.tom。[通讯作者]林方成(1964年一),男,研究员,从事区域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E—mail:linfch@126.tom。105第1期王疆丽等:右江沉积盆地印支一燕山期金矿成矿系统研究张下沉,盆地整体坳陷,东部钦防海槽褶皱造山,在同

7、期异相沉积的产物。褶皱带的前缘形成前陆盆地(晚二叠世至晚三叠4成矿子系统划分世),而盆地西部主体部分受到哀牢山洋盆向北东向俯冲而形成弧后边缘海盆地,盆地西界受开远一成矿系统是在一定的时一空域中,控制矿床形平塘断裂带的控制形成陡倾斜的盆地边缘斜坡。该成和保存的全部地质要素和成矿作用动力过程,以阶段的演化过程中,其内部及边界发育的北西及北及所形成的矿床系列、异常系列构成的整体,是具有东向同沉积断裂形成为拉分(张)型次级线型地堑,成矿功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