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石粉稳定层施工方案.doc

水泥石粉稳定层施工方案.doc

ID:55983952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5

水泥石粉稳定层施工方案.doc_第1页
水泥石粉稳定层施工方案.doc_第2页
水泥石粉稳定层施工方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水泥石粉稳定层施工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水泥石粉稳定层水泥石粉稳定层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放样→准备下承层→运输未筛分石粉→参入比例的水泥→洒水使石粉湿润→搅拌→运输和撒布现场→补充洒水→整形→碾压1、准备工作(1)准备下承层①基层的下承层是原夯实基土。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②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规范的规定。③用12~15T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检验(压3-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④对于底基层,根据压实度检查(或碾压检验)和弯沉

2、测定的结果,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加厚底基层、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达到标准。⑤底基层上的低洼和坑洞,应仔细填补及压实。底基层上的搓板和辙槽,应刮除,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⑥逐一断面检查下承层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下承层标高的误差应符合规范要求。(2)材料用量①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计算材料用量,根据各段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压实密度,计算各段需要的干集料数量。再根据现场碎石的含水量以及所用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①在料场洒水加湿石粉,使其含水量较最佳

3、含水量11%左右,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集料离析现象。(3)运输和摊铺集料运输:①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②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由远到近将料按要求的间距卸置于下承层上,卸料间距应严格掌握,避免料不够或过多,并且要求料堆每隔一不定期距离留一缺口,以便施工。在粗集料处于潮湿状态时,再摊铺细集料。③集料在下承层上的堆置时间不宜过长。运送集料较摊铺集料工序只宜提前1-2D。摊铺:①摊铺前要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或压实系数,它是混合料的干松密度与干压实密度的比值).人工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1.4-1.5。②将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要求

4、表面应平整。③检验松铺材料的厚度,看其是否符合预计要求。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4)碾压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摊铺整形后的基层,当碎石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一般需碾压6-8遍。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为宜。还应注意下列各点:①两侧应多压2-3遍。②碾压全过程均应随碾压随洒水,使其保持最佳含水量。洒水

5、量可参考表7-6中数量并结合季节洒水,待表面晾干后碾压,但薄于10CM时不宜摊铺后洒水,可在料堆上泼水,摊铺后立即碾压。碾压直到要求的密实度。③开始时,应用相对较轻的压路机稳压,稳压两遍后,即时检测、找补。④碾压中局部有“软弹药”、“翻浆”现象,应立即停止碾压,待翻松晒干,或换含水量合适的材料后再行碾压。⑤两作业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将前段留下未完成部分,重新拌和,并与第二段一起碾压。①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