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理工科博士生培养与教育比较和思索

中德理工科博士生培养与教育比较和思索

ID:5599398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19

中德理工科博士生培养与教育比较和思索_第1页
中德理工科博士生培养与教育比较和思索_第2页
中德理工科博士生培养与教育比较和思索_第3页
中德理工科博士生培养与教育比较和思索_第4页
中德理工科博士生培养与教育比较和思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德理工科博士生培养与教育比较和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德理工科博士生培养与教育比较和思索  摘要:德国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发源地,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其博士生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规范的导师管理制度,宽松而又严谨的学术研究氛围,宽进严出的培养制度等为德国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奠定了基础。结合目前我国理工科院校研究生培养和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比较分析了我国和德国理工科博士生培养教育的异同,并给出了一些思考和启示。关键词:博士生培养;中德比较;科研作者简介:叶宾(1980-),男,河南南阳人,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解晓芬(1981-),女,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中图分类号:G6

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013-029现代的博士生教育起源于德国。1810年普鲁士教育部长威廉·冯·洪堡在改建柏林大学时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办学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德国培养出了西方第一批现代型博士。德国早期的大学教育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是合并进行的,没有专门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大学教育一般也不使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概念。但在当前国际化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为了同国际接轨,德国大学教育也分“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在博洛尼亚进程的推动下,德国已基本实现了学位结构和学制的转变,放弃了德国高等教育传统标志性的本硕一体结构,转向学士、硕士二级学制。[1

3、]研究生培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形式,是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的需要,为研究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总体运行方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评价等要素内容。德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前提下,突出博士生的科研训练,着重培养其在工程实践中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2]它是以“导师制”为核心,强调科学研究在培养过程中的首要地位,以培养学术型博士生为主要目标。它既没有专门的入学考试,亦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以研究所为博士生的基本培养单位,由此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培养体制。笔者最近在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进行了半年的学术访问,在

4、科研与学术活动之余,对其理工科博士生培养的特点及发展动向做了一番考察。在此作一简介,以期对正在探索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之路的中国研究生教育有所启示。一、培养目标9作为世界上现代博士生培养与教育主要模式之一的德国模式,强调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突出科研训练。德国大学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表现出许多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挥的观念和实践,比如鼓励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大学教学和学业组织方面的个性化取向。创新能力培养只有在成为日常文化而被明晰意识所遗忘时,才算是真正告别了“谈论”的层面,成为现实。[3]根据我国学位条例的要求,博士生需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且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

5、造性的成果。因此我国的博士生培养强调基础理论与科学技术创造性,突出学术研究,并且学习时间有限制。因此,博士生常在学科领域内某一较小的研究突破点深入下去,以求短期内有所创新与领先。所以总体而言,我国博士生在某一研究方向钻得较深,但研究面较窄,科研训练不够广。二、培养过程1.课程学习9按照德国的传统,博士生阶段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教育过程,博士生的中心任务是科研、撰写博士论文。博士研究生在培养期间没有必修课,也没有学分要求。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还具有丰富多样的研究生研讨会和导师指导下的科研实践等。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十分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提出问题后,师生共同讨论,气氛非常活跃。这既培养了学

6、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思路,也教会了学生如何搜集资料。德国学者认为博士的科学研究过程也是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如果说博士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面,不能仅仅局限在专业知识方面,那么开设一定的专业课程,倒是局限了他们的知识面,不利于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博览群书,也不利于提高他们的学术造诣。[4,5]在我国各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中,要求博士生在本学科领域须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因此学位课程的学习,对我国的博士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培养环节,而且对总学分有一定量的要求。博士生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基础课、专业课和公共课。这些课程的学习大约需要1-2个学期。相

7、对而言,德国博士生的独立科研和实验动手能力较我国博士生强,而我国培养的博士生则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2.科研训练9在德国,博士生的招生没有专门的入学考试。想攻读博士学位的申请者,须大学毕业成绩比较优秀,提供相关的学历证明和教授的推荐信,在征得导师的同意后,就算是入学,这是一个师生双向选择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授会着重考察一个申请者的科研素质和能力,因此能够得到教授认可的博士生一般具有较好的科研素质。博士生的中心任务是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