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模语文总结.doc

高三一模语文总结.doc

ID:55994712

大小:91.3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5

高三一模语文总结.doc_第1页
高三一模语文总结.doc_第2页
高三一模语文总结.doc_第3页
高三一模语文总结.doc_第4页
高三一模语文总结.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一模语文总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三一模语文总结  高三语文一模总结今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已结束,高三全体语文老师对“一模”成绩进行分析,为考生下一阶段复习总结经验。  本次“一模”语文科考生的总体成绩还不错,文科五县第一,理科第二。  理科4个实验班平均分相差不大,普通班则由于班多,存很小差距。  本次考试考题形式与新课标高考一致,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大阅读也就是选做题,最后是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  本次考试试题形式与高考一致,难度适中。  通过率不高的题目主要有第8题(诗歌鉴赏之景物分析)、第10题(名篇名句默写)、选做题的第4小题(观点探究题)、第17题(概括提炼观点)、第18题

2、(作文)共五题,在下阶段的复习中,学生应该有针对性地对这几类题进行专项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尽管是课内语句。  诗歌鉴赏考到表现手法,由于学生对表现手法不熟悉,所以许多人答不出来。  加上高一学生对白居易被贬去江州做司马,以及白居易与元稹的关系不是很了解,所以,许多学生做不来,丢分比较多。  默写考到8句,但是有六句是很生僻的句子,致使许多学生在这里丢分太多。  语文的第五大题语言运用,题目出的比较好。  14题是一则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测序的新闻,要求学生从中提取两个最有价值的信息。  这个题目一般都可以拿到3分,有近一半的拿到了满分。  15题是一个仿

3、写的题目语文老师说,友谊是一篇绝妙的美文,能让灰色的心情变得亮丽。  然后要求仿写出“数学老师说”“物理老师说”。  这个题目比较新颖,也有一些学科之间的联系。  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拿到了满分,也有一些没有看清题目要求,致使被扣分。  16题是针对一则《关于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的新闻写一段评论,表明自己的看法。  这个题目学生还是有话可说的,观点也比较鲜明正确。  只是有少数学生没有看清要求,没有读懂导致严重丢分。  第六大题的阅读,我认为文章选的比较好,是有关钱穆的人物传记,22分。  我觉得出的比较好,学生答的也比较好。  20题“向来诗

4、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  请你举出三个例子,指出作者、出处,并加以分析。  这个题目出的比较好,考得比较灵活,考到了知识的积累与应用。  但是得分并不是很理想,说明学生课外读的背的太少。  而对于写作,这次要求的是话题距离,存在以下问题。  1、话题≠标题,最好不要直接拿话题当标题  2、题材单一化,同学矛盾纠结;父母亲情误会等  3、主题肤浅化,人人之间的真实空间距离为多  4、语言幼稚化,发嗲,幼儿园、小学化语言  5、文体不分,前议论,后记叙或前记叙后论据;一叙到底;整文大篇大篇空乏地抒情,无事可叙可记。  6、构思无巧,陡然伤感、哭泣,无铺垫,不

5、真实;矫情,无病呻吟  7、切记不要抖家庭的丑,不要卖父母的赖,不要说老师的坏话,不要轻易触及爱情话题。  学生在审题上没有多少障碍,学生作文之所以不能得高分,是因为学生平时积累的材料少,感觉空洞,言之无物。  从这次考试来看,今后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训练,还要让学生多阅读多积累。  通过率不高的题目主要有第8题(诗歌鉴赏之景物分析)、第10题(名篇名句默写)、选做题的第4小题(观点探究题)、第17题(概括提炼观点)、第18题(作文)共五题,在下阶段的复习中,学生应该有针对性地对这几类题进行专项训练。  作文是新材料作文,具开放性,有关人士建议,今年高考话题

6、作文应该注意以下八大范围  1、叙述美好亲情和友谊;  2、描绘美丽景物和环境;  3、关注社会现实和生活热点;  4、热爱有品味的文化艺术;  5、审察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  6、砺练人生观念和思想方法;  7、了解前沿科技;  8、展望美好未来。  一、认真研究,共同进步。  我们高三语文组成员大部分是年轻教师,所以,从开学初我们就定下工作方式围绕在高三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冯菊红老师周围,充分发挥年轻教师激情、努力的优势,争取取得好的成绩。  因为是“新课改”第一年,所以高三语文的工作压力非常大,需要带领学生学习很多之前从没有见过的知识点。  为了更充分的备

7、课,我们几乎每天都是集体备课,认真研究每个知识点。  每次开始一个专题的学习,大家都各展所长,寻找知识点理论知识、经典例题;备课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疑难点;课后不断交流,相互学习课堂教学经验。  一学期下来,每个老师都收获了很多,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教学能力。  二、科研不断,模式初现。  响应学校高效课堂模式的探讨,我们组经过不断讨论,提出了复习课“导练式”教学模式。  为了验证这个模式的可行性,我们组八位老师分别分专题进行了课堂实践。  如冯菊红老师的“作文专题”、王东铭老师的“病句专题”、张小敏老师的“文言文翻译专题”、刘象乾老师的“诗歌鉴赏专题”、苏芬

8、芳老师的“语言文字应用题专题”、史小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