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基本内涵和判别标准探究述评

产业结构优化基本内涵和判别标准探究述评

ID:5599884

大小:37.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2-19

产业结构优化基本内涵和判别标准探究述评_第1页
产业结构优化基本内涵和判别标准探究述评_第2页
产业结构优化基本内涵和判别标准探究述评_第3页
产业结构优化基本内涵和判别标准探究述评_第4页
产业结构优化基本内涵和判别标准探究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业结构优化基本内涵和判别标准探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产业结构优化基本内涵和判别标准探究述评  [摘要]本文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包含的三个概念及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合理化是产业结构的静态优化,高度化是产业结构的动态优化,高级化从本质上讲是技术问题而非经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个概念的判定标准进行了归纳和述评。[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合理化;高度化;高级化[中图分类号]F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4)03—0053—04产业结构优化是指产业内部结构和各产业比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合理化和现代化的过程。〔1〕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过程密切相关,一方面产业结构变化是经

2、济增长的重要且独立的源泉(AngusMaddison,1997)。要素如果不在各个经济部门间充分流动,人均产出就不可能获得快速增长(SimonKuznets,1979);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变迁是理解不同国家经济差距的一个核心变量,也是发展中国家获取后发优势,加快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HollisB.15Chenery,1989)。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时期,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不同的,但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国民经济供求均衡、结构均衡,使一国(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优,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并不意味着国民经济供求结构达到完全均衡,它是一个在特定发展阶段和

3、国情条件下,不断趋近“最优化目标”的过程。〔2〕具体来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等内容。〔3〕一、产业结构合理化(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间协调能力加强和关联水平提高,包括产值结构协调、技术结构协调、资产结构协调和中间产品结构协调四个方面。〔4〕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思想最早出现在古典经济学中,马克思提出过两大部类理论,里昂惕夫将一般均衡的思想用投入产出表的方法表达出来。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界定并不统一,归纳起来有四种定义:结构协调论、结构功能论、结构动态均衡论和资源配置论。〔5〕结构协调论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

4、过程就是调整产业结构、协调产业发展,不断满足社会需求增长的过程。〔6〕结构协调有两层含义,一是各产业内部协调。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间数量比例关系合理、经济技术联系密切。二是各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分工合理,资源宏观配置高效。〔7〕15结构功能论把产业结构合理化看成不断提高产业结构效益的过程(周振华,1992)。〔8〕如王述英(1996)就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下,各产业协调发展,实现供求结构均衡和较高结构效益的产业优化过程。〔9〕结构动态均衡论认为产业素质对产业的均衡发展十分重要,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主要标志是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支柱产

5、业和主导产业群的形成。该理论认为要根据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消费需求,适时调整产业结构,以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10〕资源配置论从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把产业结构视为资源配置的载体和转换器。史忠良(1998)、蒋选(2004)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遵循社会再生产过程对结构性比例的要求,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追求产业规模适度、增长速度均衡和产业联系协调,实现资源在产业间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15综合以上四种理论,可以看到产业结构合理化至少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资源配置要合理。三次产业以及产业内部之间比例要合理,各产业

6、之间的资源使用效率没有明显差异,相互之间经济技术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趋向协调平衡。二是供需结构要平衡。各产业内部及产业之间具有合理的投入产出关联关系,增长速度、速率差距要合理,产业的供给能及时响应需求的正常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不能出现某些产业或部门生产能力严重短缺或过剩。三是各产业间比例要均衡。各产业部门的联系、变动和流向应当符合经济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相关产业在价值创造能力、产业增长速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不存在显著不平衡,相互之间能够形成较强的相互转换能力和互补关系。(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定标准不同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定义对应不同的合理化判断标准,

7、归纳起来代表性的标准有:周振华(1992)的结构聚合质量的单一标准;史忠良(1998)的资源合理利用、产业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和可持续发展四项标准;苏东水(2000)提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要使供给与需求结构相互适应、各产业发展要相互协调和充分发挥产业结构效应三标准。杨公朴、夏大慰(2005)的与“标准结构”比较、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产业间比例协调、合理并有效利用资源等四个标准等等。归纳以上诸多标准,可以发现其中的共同点是将国民经济整体作为一个系统,分析系统整体的效能是否大于各个产业的效能之和。具体分析判断时可以采取以下四个基准:〔11〕151.标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