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探析.doc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探析.doc

ID:56000011

大小:7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5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探析.doc_第1页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探析.doc_第2页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探析.doc_第3页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探析.doc_第4页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探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探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探析【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7月本院妇科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1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组。A组接受西医治疗,B组接受屮医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应用。【关键词】中医;妇科;月经不调;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7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05(2013)29

2、-0023-02月经不调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疾病,具体表现为月经周期和经量的异常,给广大患者造成了较大的痛苦。目前,西医临床多采取雌、孕激素、促排卵药物等治疗,疗效往往并不尽如人意,口不良反应也较大[1]。笔者采用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临床疗效满意,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8月-2012年7月本院妇科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175例作为研究对象,症见月经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经量过多、过少、经I'可期岀血、崩漏或闭经等。研究对象同时剔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出凝血机能异常、精神疾病、未成年人、围绝经期、不能坚持治疗和配合随访者。根据患者意愿分组,A组患者78

3、例,年龄18〜42岁,平均(29.65土6.33)岁;体重45〜68kg,平均(59.63±5.47)kg;病程1〜6年,平均(2.46±0・56)年;其中已婚己育14例,已婚未育22例,未婚未育42例;临床表现为月经先期8例,月经后期15例,先后无定期11例,经期延长6例,经量过多14例,经量过少10例,经间期出血4例,崩漏2例,闭经8例。B组患者97例,年龄18-40岁,平均(28.90±6.27)岁;体重46—70kg,平均(60.35土5.37)kg;病程1〜5年,平均(2.52±0.63)年;其中已婚已育24例,已婚未育28例,未婚未育45例;临床表现为月经先期10例,月经后期17例

4、,先后无定期14例,经期延长7例,经量过多15例,经量过少12例,经间期出血5例,崩漏5例,闭经12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病程、婚育情况、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A组接受西医治疗,根据具体病情釆用雌激素、孕激素周期疗法,克罗米芬促排卵法等方案治疗。B组接受中医治疗,基本方组成包括当归、赤芍、桂枝、茯苓、川茸、香附、熟地黄、肉次蓉、甘草、生姜、大枣等[2]。月经先期、经量过多者酌加白苟、白术、阿胶等;月经后期、经量较少者酌加红花、桃仁、三棱、莪术等;伴有乳房胀痛者酌加路路通、柴胡、川楝子筹;伴有腰腹疼痛者酌加泽兰、益母草、延胡索、吴

5、茱萸等;气虚者酌加人参、党参、黄罠;气滞者酌加青皮、木香、陈皮等;血瘀较甚者酌加三棱、莪术、水蛭等;肾虚者酌加桑寄生、川断、杜仲等;虚寒者酌加肉桂、附子、吴茱萸等。各药味剂量根据具体病情斟酌而定。上药每日1齐!J,加水煎服,早晚各一次[3]。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1.3疗效评价显效:治疗后月经周期恢复至(28=7)d,月经量恢复正常,腰腹疼痛、乳房胀痛、食欲不振等伴随症状消失;有效:治疗后月经周期、月经量较治疗前改善,伴随症状消失或减轻;无效:治疗后月经周期、月经量无明显改善[4]。总有效二显效+有效。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

6、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字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疗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发现,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详见表lo表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例(%)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A组5二78)25(32.05)40(51.28)13(16.67)65(83.33)13组(n二97)34(35.05)58(59.80)5(5.15)92(94.85)**与人组比较,P<0.052.2不良反应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现,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7、不适头痛皮疹不良反应人组(n二78)12(15.38)4(5.13)2(2.57)18(23.08)B组(n二97)5(5.15)005(5.15)**与人组比较,P<0.053讨论屮医学理论认为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肾为先天之木,肾气不足、冲任亏虚导致胞宫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而导致月经异常。后天七情、劳倦所伤、外感六淫之邪、多产等导致脏腑之气受损,脾、肝、肾三脏功能失常。脾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