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培基英译文副词使用探究副词应用原则

从张培基英译文副词使用探究副词应用原则

ID:5600101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19

从张培基英译文副词使用探究副词应用原则_第1页
从张培基英译文副词使用探究副词应用原则_第2页
从张培基英译文副词使用探究副词应用原则_第3页
从张培基英译文副词使用探究副词应用原则_第4页
从张培基英译文副词使用探究副词应用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张培基英译文副词使用探究副词应用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张培基英译文副词使用探究副词应用原则  [摘要]在汉英文本翻译中,运用“通顺”原则是一种变通式翻译方法,有助于弥补因民族文化差异导致的译文不通和不好理解的问题,对张培基散文译文中副词的翻译采用“通顺”原则可对这个层面的意义窥之一斑。本文通对比原文和译文的异同来分析和认识翻译的“通顺”原则的使用。[关键词]英文翻译标通顺原则张培基副词翻译[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031-01在翻译标准中的通顺原则在实践中运用较多,因为利用这种原则可以将译文文字译得流畅

2、地道。但也有翻译界学者认为,译文在语言上要尽量通俗易懂,语言和文法的使用要规范还要尽量贴近原文,同时又不能生搬硬套,保证译文的流畅通顺。但是,对于通顺的理解和看法却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译文的自然通顺和语言的习惯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应该在尊重语言表达习惯的基础上,做到译文的自然流畅,应该遵从这一原则,尤其对于文学作品的译文,其流畅地道的效果明显。因此,试就张培基的英译散文来具体分析这一原则的使用效果。5一、用语规范,地道自然张培基的英译散文在语句上规范流畅,在翻译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时态的变化,英语和汉语在语言表达习

3、惯上有很大的区别,英语的时态表达主要有十六种,而汉语的时态表达主要有三种。另一方面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英语和汉语在动词的运用规则上有很大的差别,在一句话中汉语可以同时使用多个动词来表达句子,而在英语的表达习惯中,一个句子只能使用一个动词,并且只有动词可以充当谓语,而汉语的语法中不只是动词可以充当谓语,名词和形容词也经常可以作为谓语出现。因此,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以上两个方面的处理。词语在组合关系上存在着习惯性连用和共现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词语搭配。因此,正确使用词语搭配是实现语言通顺的一个重要前提。二、句式整齐,

4、衔接美妙5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对于句子结构的把握和分析,要注意句子结构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在翻译的过程中要保证句子的整体逻辑关系不变,保证句子的基本含义翻译的正确性。在翻译的过程中,要保持前后句式逻辑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句式的变化,要保持前后句式的变化、长短和语言丰富性的一致,避免在一段文章中,句式长短不一,句式跳跃过大,这样在破坏了文章通顺的同时也破坏了文章整体的结构。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保证文章的自然流畅,没有突兀的感觉。如例句:我虽爱买书,而对于书却不甚爱惜。读书的时候,常在书上把我认为要紧的处所标出。线装书大概用

5、笔加圈,洋装书竟用红笔划粗粗的线。经我看过的书,通体干净的很少。MuchasIlovebooks,Itakelittlecareofthem.Indoingmyreading,IoftenmarkoutwhatIregardasimportantinabook.Ifitisathread-boundChinesebook,Iuseawritingbrushtodrawsmallcirclesasmarkings.Otherwise,Iusearedpenciltodrawheavyunderlines.Conseque

6、ntly,thebooksIhavereadarerarelyclean.将这段短文翻译成汉语,那么这段话一共是由四句汉语组成的自然段落。从整个文章的结构5和内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首先,第一句话在整个文章中的作用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文章上一部分向下一部分的过渡句。前文的内容是讲喜欢购买书籍但是却不注意保护书籍,在内容上具有转折的意思。其次,第二句话的内容主要是讲述主人公对于图书保护的不足,在使用中不懂得爱惜和保护书籍。再次,第三句话是进一步详细叙述主人公不爱惜图书的具体的行为和表现。同时运用分句的写作形式,分

7、别讲述自己对待传统的线装书的态度和阅读习惯,又讲述了自己对于现代精装书的态度和阅读习惯。通过两者的对比来凸显主人公对待书籍的不同态度。最后,讲述了由于自己不良的阅读习惯直接导致的后果。通过文章结构可以看出,最后一句与前面第2句和第3句相互照应,呈因果关系。这篇文章的译文翻译十分自然流畅,首先翻译者运用了正反翻译法,接着翻译者巧妙地对译文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将语序进行了有目的的调整。通过调整,使用“if”条件从句,直接表现出了原文的内在的关系。通过译者的翻译,我们也可以看出译者对于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实际情况非常了解。译者注

8、意到了西式书籍和中式传统书籍的区别,因此在翻译的时候选择使用“otherwise”一词,把“洋装书”省略了。由此可见,出色的译者和成功的翻译,不但要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的专业词汇,同时还要对译文双方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习惯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参考文献】[1]杨芳芳.浅谈翻译标准“通顺”原则的应用——以张培基汉英散文翻译中副词的翻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