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赫哲族发展历史.doc

[精品]赫哲族发展历史.doc

ID:56002359

大小:6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5

[精品]赫哲族发展历史.doc_第1页
[精品]赫哲族发展历史.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精品]赫哲族发展历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赫哲族发展历史一、地理位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知道,赫哲族主要聚居在松花江屮下游、黑龙江屮下游和乌苏里江的屮下游沿岸,以及这些河流的支流与湖泊之滨:分布在同江、饶河、抚远、虎林、富锦、集贤、桦川、依兰等地。但是我们还要矢口道一点,赫哲族是一•个跨界民族。它还分布在俄罗斯联邦的远东地区。19卅:纪屮叶以前,今俄罗斯境内的赫哲族同其他远东的少数民族一样,曾是屮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他们当屮的大多数属于满——通古斯语族。只是在沙皇俄国把不平等《琛堆条约》和《北京条约》强加给屮国后,这些民族才成为跨国民族。二、发展

2、历史:(一)赫哲族名文化史:“赫哲”作为民族名称,始于康熙之初《清圣祖实录》卷八记载:“康熙二年(1633)三月壬辰,命四姓库里哈等进贡貂皮,照赫哲等国例,在宁古塔收纳。”在此前后,赫哲又有“赫真”和“奇勒”之称。“赫真”为“下方”、“下游”或“东方”的意思,一说为“水边之人”。“赫真”有时写作“黑斤”、“黑哲”、“赫斤”、“赫金”、“黑金”“奇勒”为“上方”、“丄游”之意,有时写作“奇勒尔”、“栖林”、“齐凌”、“奇勒”、“麒麟”等。不同地区的赫哲人,又有不同的自称,如“那乃”、“那贝”、“那尼敖”等。

3、基本上都是“土著人”或“此地人的意思。自1934年凌纯声先生所著《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出版后,赫哲之名开始为我国学术界所普遍采用。新屮国成立后,依照我们赫哲人的意愿,赫哲之名遂定为族称。苏联建立后,根据赫哲人自称,始定赫哲族称为那乃。(二)赫哲族的姓氏:赫哲族的姓氏也有自己的演变过程:吴姓、付姓、赵姓、董姓、舒姓、尤姓、卢姓、毕姓、葛姓.这些姓氏都是清末以后才将姓氏改的简短一些,其实我们赫哲族的姓氏,也像满族那样,也有很长的姓名.吴吴日米哈拉付付特哈哈赵哈普都董葛依克勒舒列舒尤----尤克勒哈拉卢--

4、--努业勒毕----毕拉达乞哈拉葛----葛依克哈拉★赫哲族古代著名人物:董萨娜金寿舒托精阿葛依克勒•杰赫尼雅胡图莫特额(三)赫哲族物质文化:1渔业生产文化:赫哲族分布的地区,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根据《赫哲族调查资料》,主要鱼类有:鲤也,平时多单独栖息在两江汇合交流的入口处及回水屮,大风和涨水吋异常活跃。一般体重500^750公斤,最大者长达5米重大1000公斤。鮭鱼,(大马哈鱼)咱们把鮭鱼分为大、屮、小三种类型,分别取名为“达乌”(重15公斤左右)、“奇里信子”(约重10公斤)、“乌呼录”(重4公斤左右)

5、“生在河里、长在海里、死在江里的鱼”胖头鱼,赫哲鱼为“达克穷”,亦称鲍子,也就是胖头鳗子★考大家几个:哈勒特库-一鲤鱼空古录-一黑鱼阔热---草根名贵之鱼:三花五罗-一鳌花,鲂花,鲫鱼哲罗,发罗,雅罗,同罗,胡罗2打鱼的禁忌:打鱼多了,不能说怎么一网打了这么多鱼;打不到鱼吋不能说怎么打不着飢叉住的色,不能用刀割开色泡,否则下次就叉不到鱼,或脱叉跑掉。犯了禁忌怎么办呢?均由打鱼的头,也就是赫哲语里的“劳得马发”批评、教育、说服。3狩猎文化:狩猎文化与渔业文化相比,虽然不占主导地位,但却不是可有可无的行业,而

6、是经济收入的重要部门•住在松花江屮下游的赫哲人,以猎取鹿茸、鹿胎为主,以捕获各种细毛兽为辅;住在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人,以猎取貂、貉等细毛兽为主,以捕获犯、鹿、熊、虎等大野兽为辅.4饮食文化:饮食主要以鱼为主,刹生鱼、生鱼刨花、烤鱼、炖江鱼、炒鱼毛•生鱼宴:8到10个菜刹生鱼、生鱼、刨花、大马哈鱼子、倉寻鲤鱼子、鲤鱼鲍、鲤鱼脆骨、鲤鱼鼻子、鲤鱼翅、借寻鱼干、鲤鱼肚等.鲤鱼身上每一个地方都能吃(四)礼仪文化1礼貌道德:赫哲族的礼节很多一-老年人或亲友长辈进屋,晚辈不能坐着,要把座位让给长辈,自己侍立一•旁;老

7、年人未睡下,晚辈不能先睡;平吋晚辈见到长辈,必须向长辈打招呼;小孩子不能与老人同桌吃饭,更不能与客人同食.晚辈外出归来,要给老人磕头,老人吻儿子的脸、嘴或脑门•平辈Z间也要屈膝问安•儿媳要给客人装烟倒水•赫哲人关心和帮助别人的利益和需要,就像口己的家事一样•如果去捕鱼,他们会把捕鱼工具无代价的借给没有捕鱼工具的人;在捕鱼丰收之后,他们又主动把一份鱼分给没有捕鱼能力的人•如果去打猎,他们也会把狩猎工具借给没有猎具的人,并且把肉分给没有打猎能力的人一份.老年丧子或幼年丧父,首先由近亲供养他们;如果没有近亲,那

8、就同氏族的人供养他们•这些人会像对待IH己的亲人一样对待他们・---原始社会2婚姻文化:自古以来实行氏族婚外制,同氏族的男女禁止结婚,但是人数众多而起源各异的不同分支之间,有时可以通婚.婚姻形式是一夫一妻制,但也存在一夫多妻制(看材料)(五)游艺文化:(六)图腾祟拜:(七)祖先崇拜:赫哲族的哲学思想(A)民间神话(九)赫哲史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