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法知识集锦.doc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集锦.doc

ID:56007557

大小:141.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3-15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集锦.doc_第1页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集锦.doc_第2页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集锦.doc_第3页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集锦.doc_第4页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集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集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语法知识集锦中国海洋大学附中初三5班王晓斌2007年8月第一部分记叙文一、记叙文的概念与分类1.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记叙文通过对人物活动、事件经过、环境变化的具体叙述和形象描绘,来反映事物的本质,表现作者的观点。记叙文虽然以叙述、描写为主,但可以灵活运用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2.记叙文的分类(1)写人记叙文。这类记叙文通过描述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作品的主题,如《邓稼先》《音乐巨人贝多芬》等。(2)叙事

2、记叙文。这类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着重写清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局,通过事件表现作品的主题,如《羚羊木雕》《社戏》等。(3)写景记叙文。这类记叙文通过写景寄托感情,表现主题,如《春》《济南的冬天》等。(4)状物记叙文。这类记叙文以写物为主,通过写物抒发感情,寄托志向,如《珍珠鸟》。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叙事记叙文,要求把握住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应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二、怎样分析叙事记叙文1.把握记叙的六要素和线索一篇记叙文,要写清楚人物和事件,就要交代清楚记叙的要

3、素。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一般说来,每篇记叙文都应具备这六要素,把这些要素交代清楚,内容才显得完整,眉目才清楚。例如《蜡烛》一文,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1944年9月19日晚上到第二天拂晓;地点:贝尔格莱德的一个广场上;人物:老妇人;事情发生的原因:5个苏联红军战士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被对岸敌人的炮火击中,有一个战士牺牲在广场上;经过:老妇人慢慢地爬出地窖,慢慢地走向广场,把死者拖到一个大的炮弹坑里,掩埋了他,并一捧一捧地用土堆起了一个小坟堆,把珍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点在了坟堆上。结果: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

4、爱的东西——她的结婚蜡烛,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上。线索是记叙文中贯穿全文的脉络,是继续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阅读记叙文,要注意找出文章的线索,并沿着这条线索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进而理解全篇的思想内容。2.了解记叙的人称和顺序在记叙文中,作者以什么人的身份向读者叙述,就是作品的人称。使用的人称不同,其表达的作用也不同。第一人称的写法是以当事人的身份叙述,其优点是能够缩短作者与读者间的距离,增强叙述的真实感、亲切感,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作者把自己写入作品中,成为整个事件的见证人,对表现中心思想直接起到重要

5、作用。然而使用第一人称不免受其视感范围的限制,也就是说,只能叙述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所经历范围的事物,超出这个范围就失真、就不可信。第三人称的写法是以局外人的身份,用谈论他人他事的口吻进行叙述。使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受任何限制,凡客观世界乃至人物内心所想的一切都能进行叙述,写起来开阔而充分,但不如第一人称亲切、真实。例如《芦花荡》一文,使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使得故事情节得到全面的展示,人物形象得到生动的刻画,场面与细节得到充分具体的描写。记叙文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顺叙,是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倒叙,就是把

6、事件的结局或者把后面发生的事情先写出来,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阅读倒叙的记叙文,特别要注意与“倒”“顺”起讫有关的词、句、段。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的线索中断一下,插入有关的另一件事情或有关情况的叙述。3.分析记叙的详略叙述中的详略问题是一个如何扣紧中心取材、组材、体现主题的问题。事件往往是复杂纷繁的,但写作目的都是明确集中的,取舍如何,孰详孰略,依据的标准只能是文章的主题。凡是对主题思想起重要作用、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都要展开来具体叙述,即详写;而对主题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

7、叙述,即略写。阅读记叙文,应注意材料的详略处理是如何为主题服务的。次要材料虽不能详写,但也不能不写,因为涉及到文章点面结合的问题。点(详写),体现文章的深度,突出主题思想;面(略写),体现文章的广度,使文章全面、丰满。完全不写次要材料,会使文章的面受到影响。例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叙述西路军渡江情况时,对敌人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作了两方面的分析。指出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和敌人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前者略写,是因为这个原因不言而喻;后者详写,是为了把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以利于争取多数,孤

8、立少数,瓦解敌军。同时,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正是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直接原因。此处着重点明这一原因,更有力地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