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 附答案.doc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 附答案.doc

ID:56008652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5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 附答案.doc_第1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 附答案.doc_第2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 附答案.doc_第3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 附答案.doc_第4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 附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 附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市(区县)姓名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中学生小孙近期心里很矛盾,觉得未来的自己应该是—名科学家,但又觉得能力有限,遥不可及。根

2、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当前他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获得勤奋感B.克服内疚感C.避免孤独感D.建立统一性2、钱老师上课时经常先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一会儿,然后再叫学生回答,以使学生的心理活动更好地维持在教学活动中,钱老师所采用的课堂管理方式是()。A团体警觉B.替代强化C最小干预D处理转换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教学方法B、教师C、学生D、学习过程4、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皮亚杰5、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提出的。A、德鲁克B、马卡连柯C、

3、杜威D、布鲁纳6、杨老师在教学中对所讲例题尽可能出多种解法,同时鼓励学生“一理多解”。杨老师的教学方式主要用来进学生那种思维的发展()。A.动作思维B.自觉思维C.辐合思维D.发敢思绝7、班主任王老师经常通过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憤独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这种德肓方法是()。A.说服教肓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自我修养法8、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的理论是()。A.联结主义学习理论B.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D.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9、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4、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过程是().A、课程评价B、课程实施C、课程组织D、课程设计10、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戴克提出学习的实质在于()。A.构造一种“完形”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11、我国古代教育家苟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强调的是()因素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12、小华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为维护社会公平,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但同时他又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大众权益。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

5、展理论,小华的道德判断处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第5页共5页C.后习俗水平D.超习俗水平13、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教育目标分类学》C、《教育过程》D、《教学与一般发展》14、如果学生上课扮鬼脸是为了得到老师或同学的关注,老师与同学可以不予理睬,不给予其希望得到的强化,那么此类行为就会逐渐减少。这种减少不良行为的方法是()。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15、下列关于气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B.人的气质是通过后天因素造成的C.气质有好坏之分D

6、.气质能决定一个人未来成就的大小16、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有能动作用,这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B、阶段性C、社会生产性D、相对独立性17、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断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A.诊断性评价B.绝对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18、逆反心理出现在()阶段。A.中学B.小学C.幼儿D.大学19、综合实践活动是()。A、选修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必修课程20、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

7、教育课程实行()。A.六三分段设置B.五四分段设置C.九年整体设置D.多种形式设置共存21、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A具有灵活性B脱离社会生产C具有全面性D结合社会生产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来的,因此它比班级授课制优越。2、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3、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4、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就是为取得

8、教师资格证。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第5页共5页1、我国的教育目的应如何实现?2、简述狭义的课程目标。3、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