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题B卷 附解析.doc

2019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题B卷 附解析.doc

ID:56016283

大小: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5

2019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题B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2019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题B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2019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题B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2019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题B卷 附解析.doc_第4页
2019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题B卷 附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题B卷 附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市(区县)姓名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2019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题B卷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进入初中后,小磊为了赢得在班级的地位和满足自尊需要而刻苦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小磊的

2、学习动机属于()。A.认识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生理内驱力2、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通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3、教材的主体部分是()。A、讲授题纲和讲义B、教科书和参考书C、教科书和讲义D、讲义和参考书4、掌握学习是由()提出的。A、布鲁纳B、斯金纳C、布卢姆D、艾里斯5、以下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A.虫子飞进眼睛时,不停地眨眼B.鹦鹉学舌C.小明经常上课走神D.喝完咖啡后精神好多了6、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

3、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A、马卡连柯B、加里宁C、乌申斯基D、赞可夫7、“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制度属于()。A、网络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大众教育8、人们在游览过“万里长城”后,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长城形象。这种记忆是()。A.情绪记忆B.形象记忆C.动作记忆D.情景记忆9、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体现了教学应遵循()。A.启发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0、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语言

4、,通过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而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A.维果斯基B.乔姆斯基C.巴甫洛夫D.弗洛伊德11、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有针对性的格言、箴言作为座右铭以自励、自律,使其获得教益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个人修养法C.环境陶冶法D.品德评价法12、加涅认为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是()。A.形成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过程B.信息加工的过程C.构造“完形”的过程D.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13、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A.洛克第5页共5页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14、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皮亚杰B

5、.维果茨基C.奥苏贝尔D.布鲁纳15、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A说服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榜样示范法D品德陶冶法16、中学生随着身心的迅速发展,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渴望自己的行为像成人,不愿意被当孩子看待。这说明中学生心理发展具有()。A、平衡性B、独立性C、闭锁性D、动荡性17、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称为()。A.实验法B.测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18、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

6、的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9、中学生小孙近期心理很矛盾,觉得未来的自己应该是一名科学家,但又觉得能力有限,遥不可及。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当前他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获得勤奋感B、克服内疚感C、避免孤独感D、建立同一性20、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21、在数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过程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

7、分,共32分)1、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3、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4、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教师如何写好教案?第5页共5页2、简述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3、简述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教学阶段。4、简述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某教师在教文言文《强项令》时,提了一个问题:“课文题目中的‘强项’是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课文的注释,马上回答

8、是“硬脖子”的意思。为了让学生对比古今词义的区别,教师又追问:“‘强项’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学生问懵了,课堂上出现了“冷场”的局面,教师接连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