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卷D卷 附答案.doc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卷D卷 附答案.doc

ID:56016886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5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卷D卷 附答案.doc_第1页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卷D卷 附答案.doc_第2页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卷D卷 附答案.doc_第3页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卷D卷 附答案.doc_第4页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卷D卷 附答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卷D卷 附答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市(区县)姓名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过关练习试卷D卷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素质教育理论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C.创新教育理论D.生活教育理论2、班

2、杜拉认为反应结果的功能不包括()。A.信息功能B.反馈功能C.动机功能D.强化功能3、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A.具有灵活性B.脱离社会生产C.具有全面性D.结合社会生产4、小蕊每次看到长长细细的物体,就会觉得它们特别像蛇,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害怕,全身发凉,手心出汗,不敢靠近。小蕊的症状属于()。A.强迫症B.恐惧症C.抑郁症D.焦虑症5、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体现了教学应遵

3、循()。A.启发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6、中学生随着身心的迅速发展,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渴望自己的行为像成人,不愿意被当做孩子看待。这提供这说明中学生心里发展具有()。A.平衡性B.独女性C.闭锁性D.动荡性7、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个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A.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B.国家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C.全面发展论与个性发展论D.国家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8、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钱冰突然推门而人,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9、学校德

4、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但其中最基本的途径是()。A、思想政治和其它学科教学B、课外和校外活动C、班主任工作D、共青少先队活动10、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不能决定他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才能达到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11、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特性?()A.生产性B.永恒性C.相对独立性D.工具性12、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A、马卡连柯B、加里宁C、乌申斯基第5

5、页共5页D、赞可夫13、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A.六三分段设置B.五四分段设置C.九年整体设置D.多种形式设置共存14、德育过程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德育原则是()。A.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15、德育过程的实质是()。A.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C.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D.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16、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6、)。A、整体性原则B、迁移性原则C、生理适宜原则D、合理性原则17、小黄在学习时关注的是知识的内容和价值,而不是为了获得分数和奖励。根据成就目标理论,小黄的目标导向属于()。A、成绩趋近B、成绩回避C、掌握趋近D、摹握回避18、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19、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20、形象联想的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问题解决策略21、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7、,形成一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2、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教学法。3、接受学习不可能是有意义学习。4、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第5页共5页2、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的基本点。3、试简述人格的结构。4、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