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美精神”为切入点立德树人.pdf

以“最美精神”为切入点立德树人.pdf

ID:56023195

大小:438.2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9

以“最美精神”为切入点立德树人.pdf_第1页
以“最美精神”为切入点立德树人.pdf_第2页
以“最美精神”为切入点立德树人.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以“最美精神”为切入点立德树人.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中¨EdunC以“最美精神"为切入点立德树人冰文一徐璐摘要大学生对“最美精神”有很高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最美精神”对大学生日常行为影响很大,而且以“最美精神”为切入点开展德育可以弥补传统德育的不足,所以以“最美精神”为切入点落实立德树人工作是可行的。高校要将“最美现象”融入立德树人的培养体系中,将“最美精神”贯穿德育始终。关键词最美现象;最美精神;立德树人作者简介徐璐,浙江传媒学院音乐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最美妈妈”“最美教师”“最美司认识,笔者在杭州几所高校组织了一次问机”⋯⋯“最美”成

2、了高尚道德行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为的专有名词。“最美”一词走红,源于189份,其中有效答卷为188份,占总发放人们心中对善良人性的强烈认同,反映的问卷的94%。结果发现:是大众对向上向善、崇德尚义的和谐环境1.大学生对“最美精神”认知度很高的坚守和追求。41%的大学生了解“最美现象”,52%的大“最美精神”很好诠释了高校立德学生听说过“最美现象”。大学生认识“最美树人的精神内涵。以“最美精神”为切入人物”、感知“最美精神”的途径,最主要的点,在高校中落实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是

3、新闻媒体宣传,其次是网络。见图1。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2.大学生对“最关精神”认可度很高对“你是如何评价‘最美人物’的一、大学生与“最美精神”‘最美行为’的”问题,52%的大学生认为有良好的互动“最美人物”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值得学习。对“遇到相同情况时你会怎么做”为了解当前大学生对“最美精神”的问题,无人选择“保持旁观”。见图2。·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2013年度科研资助项目“从‘最美现象’看立德树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实施路径研究”(Y201326668)、浙江传媒学1%2013年度辅导员专项

4、课题“从‘最美现象’看立德树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实施路径”(12FD~001)研究成果。_审I圄德育[MoralEducadonchinaI1.充分利用大学生自发传播手段.让园文化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要注重引导关注“最美现象”成为大学生的自主行为公益型、道德建设型社团的发展。传播本身是一个接受过程,而自主(3)树立校园“最美目标”。关注的传播更是一个自觉接受、自觉同化的过“最美现象”,从根本上看是为了树立一程。随着私媒体的高度发展,利用手机、个“最美目标”,让学生的发展有一个方网络中的微博等形式

5、进行信息传播已成为向。什么样的方向符合“最美目标”?首大学生们的自觉行为,微博、微信、微电先,“最美大学生”应该是具有精神高影等多形式宽范围的“微文化”已渗透到度、热心公益、心理健康的当代新人。大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来,成为大学生获取学生正值风华正茂、激扬青春的年纪,蓬信息、了解时事的主要渠道。新媒体的出勃的朝气和奋发的精神面貌当然是他们最现和发展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提供了新的好的注解。然而,心灵美才是真的美。因手段,要充分利用这些媒介来传播“最美此,内在的心理因素才是“最美”的本质现象”。在同一个

6、“微平台”上,进行开内涵。其次,“最美大学生”应该具有较放式互动,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相结高专业素养。大学教育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合的体系并形成互动的局面。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如果一个大学生连2.培育身边的“最关现象”,发现身边自己的专业都不能牢固掌握,那么,“最的“最美人物”,倡导身边的“最美行为”美”将无从谈起。最后,“最美大学生”传播“最美现象”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应该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如能够出现更多的“最美现象”,因此,培果说第一点是“最美”的心理标准,第二育身边的“最美现象”、发

7、现身边的“最点是“最美”的外在指标,那么第三点则是美人物”、倡导身边的“最美行为”才是“最美”的最高指向。不管是“最美妈妈”核心之举。高校可以通过青年志愿者服务还是“最美司机”,他们都能在危难时刻做活动等引导学生去发现“最美”、感受出惊人之举,以保护他人生命和安全。人与“最美”、创造“最美”。人的接触,人与社会的共融,必然存在着矛3.拓宽思路,优化德育环境盾。一个懂得忍让、妥协,愿意服务他人、大学时代是青年学生思想不断成熟、服务社会的人,才称得上“最美”。人格日趋完善的重要阶段。高校德育环境高校

8、如果能成功将“最美现象”融入直接影响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立德树人的培养体系中,将“最美精神”值观的形成。贯穿德育始终,那么,我们培养的大学生(1)让“最美现象’’融入校园文化。将会具有更高的综合素养,将会更好地适校园文化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活跃校园生活,应社会,成为有用之才。●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影响大学生的观念和行为。因此,校园文化不应该局限于唱歌、跳参考文献:舞、比赛,而应该让校园“最美现象”成为[1]吴丽兵.汪俊.认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环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