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劝善惩恶《诗经》说在日本的际遇.pdf

朱熹劝善惩恶《诗经》说在日本的际遇.pdf

ID:56028301

大小:423.9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19

朱熹劝善惩恶《诗经》说在日本的际遇.pdf_第1页
朱熹劝善惩恶《诗经》说在日本的际遇.pdf_第2页
朱熹劝善惩恶《诗经》说在日本的际遇.pdf_第3页
朱熹劝善惩恶《诗经》说在日本的际遇.pdf_第4页
朱熹劝善惩恶《诗经》说在日本的际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熹劝善惩恶《诗经》说在日本的际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津师大学报一九九六年第四期朱熹劝善惩恶《诗经》说在日本的际遇王晓平一引入和歌论中的劝惩说。《》《》《》日本平安时代的学者是在诗大序与孔颖达毛诗正义的导引下研读诗经的一《,,》“,”,营原道真仲春释奠听讲毛诗同赋发言为诗举手斟王泽形言见国风云云是在宫廷,,祭奠孔子宣讲毛诗之后朝臣们以发言为诗为题所赋诗歌的一篇中心内容显然是强调诗歌的。,讽谏之功《扶桑集》卷九载平安中期的学者文章博士营原文时(即营三品899~981)所,,,,《仲春释奠赋诗者志之所之并序》是在相同场合下写成的作毛诗讲后序文对于诗歌本、。《》《》《》《》质功用和诗经内容的概

2、括便主要出自诗大序与毛诗正义扶桑集所收营,:“,雅规的同名七言诗显然具有相同的强调美刺政教的倾向诗曰在心为志发为诗诗句何。。,”“”《》非志所之诗言志是这些诗篇的主旨诚如朱自清先生在诗言志辩中所指出的·,,“”《》《》“诗言志虽出自尚书尧典并为诗大序所继承发展但六朝人论诗少有用言”,《》“”,,志之说的梁裴子野雕虫论主张恢复诗言志的传统唐代以来言志之说流行起,。,孔颖达《》《》的解释成了权威性的看法四百年后来毛诗正义对诗大序平安末期的学者1041111《》《》:大江匡房(一1)所作诗境记谈到有关诗歌起源时仍然袭用着诗大序的说法,,,。;

3、心动于中言形于外咏歌不足故噬叹袋叹不足故不知手之舞足之蹈起于四,。、,。,。始创于六义《周南》《召南》者风之始也言者无罪闻者足以戒诗三百,。篇大概圣贤发愤之所作也、、、《》《》上面引述的诗文都表明了诗大序毛诗正义对于诗歌本质起源社会作用等的论。述被视为经典的见解至于这些见解在早期和歌理论如《》古今和歌集序等和歌集日汉文序,,。中的投影我已在以前的文章中有所涉及这里不再赘述《》《》“”,,“”,诗大序与毛诗正义都在讲诗言志到宋代朱熹也好谈诗言志但对,。,志的理解以及如何言志《》强调的是志的社会性主张通过具有就另有所重了毛诗正义“”,,。社

4、会意义的志的扦发达到美刺之效以充当统治者了解民情与施政治国的参谋材料,,《》,“,而朱熹所谓的志主要是就道德之修养而言的诗集传序说察之性情隐微之间审”,,之言行枢机之始涉及到心行方面的问题最终要求诗歌成为统治者教化臣民与诗人自我。,《》但大体上还是接近修养的教材平安朝学者之所谓志虽然与毛诗正义所言不无区别,,。的《毛诗止义》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对汉诗人与和歌论者都有影响,,,“”德川时代以后幕府提倡儒学朱熹受到格外的尊崇以至于形成了被称为朱子学。。《》《》l甸“》的官方学术朱广护者研读i寺经以i李集传为本也就不占喻了朱熹劝惩i寺经论。在江

5、户前期获得了传播的际遇,。以中国诗文的批评标准来评价日本娱乐性颇强的和歌必然会遇到许多难以排除的麻烦,江户时代的歌论者荷田在满(1706一1751)是反对朱子学派提倡载道文学的歌论家在《国》“”,“,歌八论中便提出了玩歌论来倡导以人情为基础的文学认为歌之为物既非六艺之,,”,“”。“”类固无益于天下政务且无助于日用常行主张和歌与道无关这种玩歌论受,,到了田安宗武(1715一1771)等尊奉儒家诗论的学者的抨击在《国歌八论余言》中田安。宗武把和歌与中国诗歌相提并论,,。,,或谓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创始天下和人心实乃歌之道也故圣代重礼乐所,,

6、,,,,。,。,谓乐者歌舞弹者吹者鼓者皆当在内美歌益人恶歌损人虽然有恶歌,。,,。而思所由观时又为惩戒也圣人又编撰《》引导人心也此故雅乐废弃之后诗经,,。后世间纵无作歌然和人心者殊胜日常之言语··,田安宗武依据《礼记乐记》和《》史记乐书来阐发诗歌的效用将周代制礼作乐作为应,,“当重视和歌感化人心作用的依据实际上是将和歌也作为礼乐的内容看待因而得出和。,,”人心实乃歌之道的结论他从好歌予人以助坏歌予人以损这两方面来评价和歌的作用,肯定人们在看到(听到)坏歌以后反思产生的根源又可以受到惩戒强调因和歌较日常的语,。言更能够和暖人心而为人咏歌而

7、不应把咏歌作为一种游戏他甚至把玩歌态度的出现也看,《》,“”:成歌道衰微的象征在臆说剩言中讲的这一番话颇有一些捍卫歌统的味道,,若我国歌道昌盛则当作为激励人心之助岂有万一造就不良者之理?且若天下一,,。人好和歌而生不良之心又当如何观其人?歌道昌盛则必无此种人出现诚如我在,,,《八论余言》所言一切技艺必以理为本;则必背于则技艺从于理若以技艺为本。,,,理无故置弃房舍珍宝隐居世外以静心玩歌为善等如何可谓好歌理之人哉!此等,。唯好技艺终背于理也“”,,田安宗武把和歌视为与中国诗歌同样必须言志的诗体并将这奉为根本性原理他以此,“”“”,,为据对

8、于不顾技艺从属于言志的律条而颠倒两者关系出家遁世去当隐者视和,。,歌为玩赏之物漫然为之等倾向一古脑加以抨击对田安宗武来说文学是与政治道德分不,。,。“”开的和歌决不能例外田安宗武口口声声讲的理当然是朱子学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