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和纳滤系统的设计.pdf

反渗透和纳滤系统的设计.pdf

ID:56041396

大小:552.49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6-19

反渗透和纳滤系统的设计.pdf_第1页
反渗透和纳滤系统的设计.pdf_第2页
反渗透和纳滤系统的设计.pdf_第3页
反渗透和纳滤系统的设计.pdf_第4页
反渗透和纳滤系统的设计.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渗透和纳滤系统的设计.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反渗透和纳滤系统的设计反渗透和纳滤系统通常包含预处理设备、反渗透/纳滤设备和后处理设备。设置预处理部分的目的是调整原水的水质使其符合反渗透和纳滤系统的进水水质要求。后处理工序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调节反渗透和纳滤的产水成分使其符合使用目的,二是使浓水符合排放标准。在设计反渗透和纳滤系统时,正确掌握原水水质和对产水的要求是最基本的要素。对各个装置的设计进行优化组合是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章针对反渗透和纳滤系统的设计进行论述。1.系统配置1.1概述在反渗透和纳滤系统的设计中,(1)膜元件型号的选择;(2)水通量选择(单位膜面积的产水量,GFD或LMH);以及(3)回

2、收率,都是重要的事项。一般尽可能设计高的回收率,这样可以降低供给水的量,减少预处理的成本。但是,系统的回收率设计高时会有以下的不利因素需要考虑。z结垢的风险增大,需要添加阻垢剂;z产水的水质下降;z运行操作压力增高,泵和相关设备的费用增加。产水量和回收率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安全的标准。一般建议要有一定的设计弹性。使用美国海德能公司的膜元件时,请参看《美国海德能公司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设计导则》。系统的运行方式一般分为连续操作和批式操作两种。批式操作是指储存一定量的进水,一定期间内处理产水和浓水,一般在小规模的浓缩工程和水量小或连续供水不足的场合被采用。连续操作是设定一定的回收率和产

3、水量,基本上以一定的操作压力进行连续地分离处理产水和浓水,大规模的反渗透和纳滤装置都采用连续过滤。1.2单元件系统单元件系统是最小的反渗透或纳滤系统,虽然只包含一支膜元件,但是配套设备却很完整。因此熟悉了解单元件系统的结构和设计,对理解大系统的设计是十分有帮助的。图1所示为一个单一膜元件的系统。控制适当的给水范围(最大1给水流量和最小浓水流量),防止由于浓差极化所引起的水通量减少和膜污染非常重要。由于该系统仅采用一支膜元件,而设计要求单支40英寸长的膜元件浓水排放量与产水量比的最小值为5:1(约相当于18%的回收率),因此单一膜元件系统很难达到较高的系统回收率。为了提高回收率

4、,系统流出的浓水的一部分可以返回到给水处,如图1中的第5点位置。采用部分浓水回流的方式可以增加回收率(一般可增加到50%),但是由于有部分浓水返回到进水,会导致产水的水质下降。图1单元件系统部分浓水循环示意图1.3单段系统的排列把单支膜元件并联起来排列就形成了单段式系统。单段系统中包含两个以上的膜元件。单段系统排列如图2。单段系统的排列和单元件系统的排列意义相同,系统的回收率一般在15–50%之间。为了提高回收率,可以在每一个压力容器内串联更多的膜元件。表1中显示串联膜元件的数量和回收率之间的关系。图2单段系统排列示意图表1膜元件串连的数量和最大回收率膜元件串连数量12345

5、6回收率,%16293846535921.4多段系统的排列当要求系统的回收率高于50%时,可以采用多段系统。多段系统是指第一段的浓水作为第二段的进水,第二段的浓水作为第三段的进水,以此类推。每段的进水一部分变成产水,后一段的进水流量会减少,含盐量会升高,所以后段的膜元件数量要比上一段的膜元件数量少,以保证正常的进水流量。一般的排列方式是2:1或4:2:1。通常,两段系统可以把回收率做到50–75%,三段系统回收1率做到75–90%。二段排列∶回收率50–75%三段排列∶回收率75–90%图3多段系统排列示意图在多段系统中,浓水侧的渗透压力不断升高,有时会发生净驱动力(NDP)

6、不足的现象。造成前段产水和后段产水不均衡。这时有三个解决方法:①在每个段间加增压泵,以提高后段的驱动力;②在第一、第二段产水侧设置节流阀门,如图4所示。通过增加产水背压的方式,降低前段产水量,保持整体有效压力(NDP)的均衡。采这个方法时,系统停止运行时有可能造成背压(产水侧压力>进水侧压力)。在设计以及操作时必须谨慎处理;1系统的回收率还与给水水质以及给水温度有关,这里提到的回收率数据必须与给水水质和水温综合考虑,以免发生膜污染。3③前后各段采用不同过滤阻力的膜元件。前段采用阻力大的膜元件,例如:®PROC10或CPA3-LD,甚至SWC系列海水淡化膜元件,人为降低前段®的

7、产水量,后段采用阻力小的膜元件,例如:ESPA系列,以保证产水量。进水一段浓水二段浓水三段浓水产水背压调节阀门总产水图4多段系统示意图1.5多级系统在一些应用中,单级反渗透的产水水质无法满足用水的要求,为了尽可能的降低产水含盐量,前一级反渗透的产水作为下一级反渗透的进水被称谓多级反渗透系统。设计多级反渗透系统时,根据产水水质的要求可以考虑第一级的产水全部进入第二级或部分进入第二级反渗透系统。如图5所示的海水淡化系统中,第®一级中采用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元件SWC系列,后端高浓度的产水作为第二级低®压型ES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