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从哪来的.doc

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从哪来的.doc

ID:56045822

大小:8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9

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从哪来的.doc_第1页
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从哪来的.doc_第2页
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从哪来的.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从哪来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们身边的垃圾是从哪来的?又怎么去处理这些生活垃圾呢?我们身边的垃圾问题  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固态、半固态废物,叫垃圾。  垃圾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大问题,你知道在我们的周围有多少垃圾吗?  一、废旧光盘  电脑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乐趣,但同时家里会发现在某个角落里堆放着一摞废旧的光盘。这些光盘大多是因为损坏或其中的软件过时而废弃的,怎么办呢?  二、口香糖  口香糖是我们普遍喜爱的小食品之一。口香糖胶基常常被人们随意地吐在地上,由于它很粘,粘在哪里都很难处理,我们经常在大街、商店、学校楼道上、公园等公共场所发现它的足迹,口香糖残胶已经成为一种环境

2、污染。  全世界每年要嚼掉大约10万吨的口香糖,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目。口香糖胶机基不怕酸碱及大部分有机溶剂,粘在衣服上也很难处理。口香糖的成分:主要成分——合成树胶;增塑剂——磷酸二苯乙辛酯;填充剂——精制白橡胶、溶剂白蜡;稳定剂——碳酸钙;调味剂——淀粉,糖浆、香料、糖粉。  三、塑料制品  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防水,耐用,成本低,质轻等优点,自问世以来,便被现代生活所广泛应用,深受人们欢迎。然而人们将废弃的塑料制品抛弃后,马路旁,草丛间,街头巷尾,凡是人们居住过、游览过的地方无不留下一道道“白色风景线”。为此,环保专家和有识之士大声疾呼,“白色污染”如不尽快控制和治理,必将

3、给人类带来不可挽救的灾难。“白色污染”顾名思义,就是白色的污染,这只是它最初的说法,也就是指饭盒等白色制品,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后来,人们把塑料等物质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统称为白色污染。  塑料薄膜只能使用一次,残存的薄膜留在地里影响耕作,损害土质,同时影响农作物吸收养料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废旧塑料包装品随地抛弃,容易使动物得病或死亡,丢在水域中的塑料包装废弃物,一旦被海鸟、鱼类等误食,它们便会中毒死亡。上海动物园的长颈鹿“海滨”就是误食游客丢来的食品塑料外包装而死亡,兽医解剖它的胃时,胃里塞满了塑料袋。  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除了遍地乱扔产生“视觉污染”之后,更重要的是塑料本身很难降

4、解,一旦进入土地就会长期存在,日积月累。天然物质如木材、、金属等,它们的制成品被废弃后,暴露在环境中能够被微生物吞食或分解,或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最终回归大自然,重新参加地球上的物质循环。但塑料却不同,以包装袋为例,其原料的90%为有机化合物聚乙烯,另外10%是从玉米中提炼出来的淀粉。废弃的塑料袋即使被埋入地下,土层中的细菌只能吃掉占10%的淀粉,而对大部分聚乙烯却无能为力,即不能分解也不会腐烂,可以说是“永垂不朽”。  四、旧手机电池  到2003年我国已拥有2亿多部手机,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我国手机电池的数量也非常惊人,正在使用中的在3亿块以上,如果每块手机电池的寿命是2年,那么每年淘

5、汰下来的的废旧手机电池到哪里去了?很显然,它们绝大多数成为了垃圾,被遗弃了。  五、便宜电池  我们经常在购物时顺便买一些价格很便宜的电池,这些电池表面上价格便宜,但由于使用时间短,反而不经济,废电池属于一次性有毒垃圾,使用便宜电池对环境造成的损害更大。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还没有一家能够处理废电池的工厂,我国又是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年生产消费电池数量超过171亿只,占世界总量的1/3,我国人口还占不到世界人口的1/4,电池消耗量却占了世界总量的1/3,也就是说我国电池的人均消耗量超过全世界的平均数,我国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废电池?原来我国生产的电池有许多是低价格、低能量、短寿命的,所以才

6、会有这么多的废电池!在我国171亿只电池消耗中,假如1%是便宜电池,那么就有1.7亿只。  六、过度包装  我们生活中很多商品包装用料太精,它们看起来很华丽,可这样的包装就是摆在那里比较好看,商品一旦用完它们也就无法利用了,变成垃圾,这不但浪费材料、资源、能源,还大大增加了垃圾处理量。如每年中秋节时的月饼包装盒越来越精美、越来越豪华,可再精美、豪华的包装不可能象月饼一样被吞到肚子里,节日过后,满大街都是丢弃的月饼空盒子,加重了环卫工人的负担。  七、生活垃圾  废菜叶、剩饭、各种骨头等。  八、用过的旧书本  每到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领到新书本,那么以前用过的旧书本

7、到哪里去了呢?躺在角落里成为废弃物?  处理的方法是将垃圾分类,能回收利用的就回收利用,不用回收利用的就处理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