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亚欧自然环境.doc

七下亚欧自然环境.doc

ID:56047626

大小: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19

七下亚欧自然环境.doc_第1页
七下亚欧自然环境.doc_第2页
七下亚欧自然环境.doc_第3页
七下亚欧自然环境.doc_第4页
七下亚欧自然环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下亚欧自然环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自然环境(二)学案设计设计思想 本节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良好习惯和方法,对其终身发展都有帮助,所以要格外注重。通过本节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注意以亚洲的教材内容作为基点,引导学生向其他大洲适当拓展,体现分析案例、应用方法的思路。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将七年级上册涉及到的地形、气候、河流、居民、经济等内容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中;另一方面,本套教材只安排亚洲这一个大洲进行学习,意图

2、是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大洲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学会运用资料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养成对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进行联系分析的习惯。所以,针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亚洲复杂的气候”,在设计时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得出亚洲气候的三个特征及其表现和简单成因,其中有意识地通过成因的分析使学生领会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关系;如何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即由亚洲的气候学习到非洲气候特征的分析,落实设计思想中体现案例、应用方法的思路。 教学重点:1.亚洲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区域气候分析的方法。

3、 教学难点:利用不同地理位置的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学情分析 本节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本课时(亚洲自然环境的第二课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具体区域的气候内容,学生在上学期对于气候的概念、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气候直方图的判读方法、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都进行了学习,因此,有了学习亚洲气候的知识和技能储备;但由于这些内容是上学期所学,学生会有一定的遗忘;加上气候特征和成因比较抽象,所以学习中需要老师关注学生的基础、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指导,控制教学难度和深度,

4、教学内容中的有关知识点和结论由学生通过老师引导后分析得出。 教学方法:以探究法和对比分析法为主。 教学全过程设计 提前自学自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特征。 2.初步认识亚洲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学习过程 学生读P7/图6.9“亚洲的气候类型”,自己分析亚洲的气候。1.全球共有11种气候,亚洲主要有几种气候类型?(对照下发材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表格,找出亚洲没有的是哪些气候类型。) 2.找出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说出它的分布范围。3.看看30°N附近地区的气候,你能从中发现什么问题?(预设:

5、此时学生一般只能发现与亚洲其他纬度地区相比,这一地带气候特别复杂这个事实,在此主要得出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就可以了)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老师用课件出示的探究题的引领下自主探究,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情景研讨 一、情景研讨目标 1.使用亚洲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及相关资料,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亚洲气候的显著特点,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大洲气候特点的方法。 2.利用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

6、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通过总结分析一个大洲的气候特点的方法和步骤、对比亚洲和非洲气候分布图,使学生掌握大洲气候特点的分析方法,在分析非洲气候的活动中达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二、情景研讨过程 1.读图6.9和6.10,结合课件,进一步分析亚洲的气候。 (1)以雅库茨克为例,说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气温变化特点。 (2)以乌兰巴托为例,说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3)试比较雅库茨克和孟买两地的气温状况,分析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发现两地地理位置上最明显的差异──纬度)(

7、4)试比较哈尔滨和乌兰巴托两地的降水状况,分析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发现两地地理位置上最明显的共同点──纬度接近,引导学生思考纬度相似而降水有差异,说明造成差异的原因一定不是──纬度,再引导学生继续寻找两地的差异──海陆,得出海陆位置的差异是导致这两地点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这里用了排除法) 设计意图:精心设计和制作的课件,帮助学生化解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原因这一难点。 2.再看300N附近地区的气候,除了发现这一地带气候特别复杂外,你还能发现什么问题? 突出不同的海陆位置所带来的不同气候类型,同

8、是300N,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是热带沙漠和地中海气候。这里可联系上学期“世界的气候”一节中的活动题“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突出大陆东岸的季风气候极为显著(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三种季风气候,说明东部季风气候显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