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教学设计的有效性.doc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教学设计的有效性.doc

ID:56054863

大小:2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19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教学设计的有效性.doc_第1页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教学设计的有效性.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教学设计的有效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数学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备课时反复研究教学内容,围绕内容设计教学,可教学实施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学生认识模糊,或答非所问,或沉默以对……深入反思这类教学现象,就会发现这一般都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有关。教学设计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学生的知识经验、智力水平、思维特点等都制约着教学过程与方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除了要研究教学内容,还需要从儿童学习的视角出发,根据他们的学习需要和认知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并适当思考教学过程中合适的教学跟进。一、分析儿童的已有认识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2、)《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进位加)》,教师设计如下片段:出示例题,让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85+143。提问:这道题你会用竖式来计算吗?试一试。(让学生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提问:谁来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学生交流所列的竖式和计算过程。)追问:十位上8加4得12,怎么办?百位上只有加数1,得数为什么是2呢?提问:观察一下,我们今天学的三位数加法,和昨天学的有什么不一样?(说明这叫“进位加”。)归纳:小朋友自己先说一说,三位数加法可以怎样算,再和全班同学分享。上述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笔算两位数加法、掌握“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3、,以及能笔算三位数不进位加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师利用学生的已有认识,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究,把“个位相加满十进1”的原理和方法迁移过来,通过尝试、交流,以及与前一节课内容的比较,认识所学的新内容及其特点,获得计算法则。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突出教学重点,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体会知识形成过程,积累学习经验。数学新知识的学习一般是原有知识的发展或应用。学生学习数学需要以自身的知识储备和已有经验为基础。任何教学,只有明白学生现在在哪里,才能找准由起点通向目标的路径,引领他们顺利地到达目标。因此,设计教学需要充分了解

4、学生已有的认知背景和认知基础,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在“最近发展区”里生成新的知识经验,实现对新知识的自主建构。二、解读儿童的认知过程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教师设计如下片段:出示例题现实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提出平均分的问题。提问: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引入:刚才同学们说蛋糕每人分到半块、一半。这样的结果不满1个,还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1、2、3……这样的整数表示吗?你有办法表示吗?说明:当平均分的结果不能用已经学过

5、的整数来表示时,就要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演示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让学生观察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然后结合直观图说明每份都是这块蛋糕的1/2,以及它的写法和读法。追问:刚才的1/2是怎样得到的?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学生互相说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的认识,理解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提问: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吗?自己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颜色。学生操作后,在班内交流。追问:纸的大小不同,折法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一张纸的1/2呢?学生联系平均分成2份的操作,做出了

6、合理的解释。指出:虽然纸的大小不同、折法不同,但只要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上述认识1/2的过程,教师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思维冲突,促进学生体会分数产生于生活实际的需要。接着借助演示,帮助学生感知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形成相应的1/2的表象,初步体会1/2的含义。最后,学生用操作表示出1/2,逐步建构起对分数1/2的认识。教师遵循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逐步引导学生对具体形象所表示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与概括,完成分数1/2的意义建构,并能做出合乎数学本质的解释。学生学习数学本质上是建构数学认

7、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其特殊的认知程序和方式。教师需要基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研究新的数学内容在其头脑中生成与发展的过程,思考他们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完成新知识的建构。这样才能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积极的认知冲突,也才能从学习的适切性出发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设置相应的学习通道,让学生或调用已有认识、经验,或借助一类典型事例的分析、研究,或经历实践活动过程去感知和理解新知识、新方法,获得相应的数学结论,建构和完善自身的数学认知结构。三、研究儿童的学习障碍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隔位退位减》,教师设计如下:出示例

8、题,列出算式204-108。提问:这道题你会用竖式计算吗?请小朋友自己试着算一算。多数学生会遇到障碍,教师用计数器演示计算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然后交流在计数器上算的过程。教师重点提问:退1时十位是0怎么办?十位上为什么是9-0?要求:小朋友能把刚才的算法,在心里说一遍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