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主要障碍和解决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主要障碍和解决对策

ID:5605537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19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主要障碍和解决对策_第1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主要障碍和解决对策_第2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主要障碍和解决对策_第3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主要障碍和解决对策_第4页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主要障碍和解决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主要障碍和解决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主要障碍和解决对策  十八大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我国城镇化的进展。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特别强调,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人口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城镇中的农民工是人口市民化的重要群体。长期以来,由于宏观上社会制度的障碍和微观上劳动关系状况的影响,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许多人只能成为城市的过客,而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必然要求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并长期定居下来,以实现现代化。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农民,这意味着其

2、祖祖辈辈依靠的承包地归为国有,失去了其最原本的寄托。农民工问题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开展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一、我国农民工演变及特点农民工在国外对应成为“immigrant9peasant”,即农民移民(或移民工、劳工),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大量农民劳动力,大规模离开原居住地进入到城市中现象。《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认为,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指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广义的农民工既包括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也包括在县域内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

3、劳动力。201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422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335万人。据估计,到2030年我国预计将要解决4亿农民工及其家属的进城和落户问题。(一)我国农民工进城演变农民工的演变与城镇化进程密不可分。1953年,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城镇化进程由此开始。我国城镇化进程可以分为短暂发展时期、起伏波动时期、停滞时期、过渡时期、乡村城市化时期和快速城市化这六个时期。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国的农民工进城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国家为控制人口自由流动,颁布《中华条例》等一系列与就业等相关的制度,通过统购统销、人民公社和户籍管理三位一体的制度安

4、排,减少工业化过程中对农村人的身份变换,限制了农村人口进城的步伐;第二阶段是1978年到1988年,这个阶段,国家开始允许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就业结构也随之改变。城市中出现大量农民工;9第三阶段是1989年到1991年,这一时期农民工的大量出现造成了城市各种社会问题,政府对劳动力的流动进行了控制和管理,通过一些条件限制农民工进城并收取一定的管理或调节费,提高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成本,以按城市需要调节农民工进城的数量;第四阶段是1992年至今,这一时期的农民工涌入城市是带有目标性的流动。企业也开始定点招工,政府也鼓励与支持农民工进

5、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二)我国农民工特点我国的农民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征:1.就业双重性。农民工是生活在城市的农民,没有完全离开农业生产,农忙时会回家务农,但整体来说主要以在城中务工为主。从收入上来说,他们的工资介于其他城市就业者和农民之间。2.身份困境。户籍制度严重限制农民工获得与原城市居民同等权利的机会,使其处在城市户口的边缘地带。进城务工的多数是青壮年,这也就同时影响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3.盲目性。农民工进入城镇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但是他们信息不畅通,对于就业信息掌握不全,多数是通过朋友亲戚介绍找到工作,对于自身的法律保护意识也相当薄弱。

6、94.就业和生活条件艰苦性。农民工在城镇中做的是市民不愿意做的工作,如保洁、餐饮服务员等,工作环境很差,收入低。同时,他们多居住在一些危房或者市民原本用于堆积杂物的房屋,对城市的治安管理造成一定困扰。二、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农民工的自身特点以及社会对其的偏见导致农民工承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是实现现代化、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农民工面对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制度障碍主要表现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上。1.户籍制度。这是根源,它控制了人口的流动和社会资源的

7、分配,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等一系列基本公共服务不能合理的分配。2.土地制度。这主要体现在农村承包制上。目前,我国土地流转体制不完善,缺少对土地的自主支配。同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部分农民工的土地收为国有,最后一道防线崩溃,农民工的处境更恶劣。93.就业体制。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多数农民工只能进入城市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就业不稳定的低端劳动力市场。同时,农民工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只有通过人才市场或口头相告。不仅如此,农民工的合理合法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任意压低克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