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东北婚嫁习俗.pdf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东北婚嫁习俗.pdf

ID:56058521

大小:389.11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20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东北婚嫁习俗.pdf_第1页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东北婚嫁习俗.pdf_第2页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东北婚嫁习俗.pdf_第3页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东北婚嫁习俗.pdf_第4页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东北婚嫁习俗.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东北婚嫁习俗.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东北文化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东北婚嫁习俗郎元智【内容提要】近代东北社会生活包罗万象,其中婚嫁习俗是最主要的生活礼俗,涉及每个东北人和每个东北家庭。然而,在近代新式婚嫁习俗传入东北地区之后,汉、满、蒙等民族的先进人士陆续采取近代新式婚嫁习俗举行婚礼。近代东北社会生活中传统的婚嫁习俗也发生了变化.形式新颖的“文明结婚”在东北的各大城市出现。然而,在广阔的农村地区新式婚礼并不多见。整个东北社会的婚嫁习俗呈现出传统与新式并存的二元化特点。近代东北婚嫁习俗不仅地域特色鲜明,封建文化糟粕与陋俗亦夹杂其中。并牢牢控制着东北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

2、生活。【关键词】近代东北婚嫁习俗地域文化【中图分类号1K25【文献标识码1A『文章编号】1009—5241(2014)05—0077—05近代中国是革新的中国。维新与变革深深烙社会史研究升温,“中层理论”、“新史学”、“新社会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每一次转变。随着西方殖民史”的概念提出,社会史研究又涌现了一批新成者的侵入,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冲突、相果。相对于中国社会史研究呈现出的繁荣局面,近互融合。并逐步形成彼此共存的局面.“文明结婚代东北社会生活史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与封建包办婚姻并行。煤油灯和电灯、汽灯同时流学者

3、们的不懈努力。从社会阶层与社会结构、物质行,专制思想与民主观念共存一体。神鬼迷信和科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社会风俗这四个方面获得了学文明同时存在”①,多种文化元素在近代中国大新突破.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②。地上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相互融合.使得近代中一、近代东北社会生活中的婚嫁习俗国的社会生活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在这样的背近代东北社会生活包罗万象,其中婚嫁习俗景下,近代东北社会生活中传统的婚嫁习俗也发是最主要的生活礼俗,涉及每个东北人和每个东生了变化,形式新颖的“文明结婚”在东北的各大北家庭,主要由汉族传统婚嫁习俗、少数民族传

4、统城市出现,然而在广阔的农村地区新式婚礼并不婚嫁习俗和近代新式婚嫁习俗三个部分组成,它多见,整个东北社会的婚嫁习俗呈现出传统与新们各具特色,具有各自的发展路线。然而,在近代式并存的二元化特点。新式婚嫁习俗传人东北地区之后,东北各民族传关于近代中国社会史的研究。学术界普遍将统的婚嫁习俗都受到影响。汉、满、蒙等民族的先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开端追溯到20世纪初梁启超进人士陆续采取近代新式婚嫁习俗举行婚礼,并提出的新史学,并且在20世纪20、30年代的社会在东北各大城市成为新风尚,不过传统婚嫁习俗史大论战的基础上.中国社会史研究取得了第一

5、在东北广大农村地区依旧占据绝对的支配地位。批开创性成果。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社会史研究(一)汉族传统婚嫁习俗的复兴和发展之路.到上世纪90年代取得了一批清光绪、宣统以前,东北地区汉族的婚嫁习俗有代表性的社会史研究成果。进入2l世纪。区域【作者简介】郎元智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辽宁沈阳11003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ZS033)·77·东史2014.5仍旧按照古代礼仪.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帕,由送亲娘搀扶下轿后,鞭炮齐鸣,鼓乐大作,门徵、请期、亲迎”六个部分,其中“父母之命

6、、媒妁之前放置火盆一个,新娘跨过火盆,寓意发达兴旺。言”仍是婚姻的首要条件,“凡子女年及冠笄,为之新娘沿红地毯行至堂前。新郎、新娘按男左女右站议婚,首由媒介双方父母互往相看”③。双方父母相于“天地桌”前行“拜天地”之礼。礼毕,新郎引领新看同意后,要合八字,如果八字相合,婚事即定,俗娘入洞房。并为新娘揭下罩头红帕,俗称“揭盖称“合婚”,即《仪礼》中的“问名”之义。婚事确定之头”,也有在门口放置马鞍,上盖红毡,让新娘跨后,男方会在媒人的陪同下将簪珥、布帛之类的聘过,寓意平安。礼送至女方家中“下定礼”,在锦州、义县、兴城等入洞房后.

7、新娘面朝吉祥方位端坐,俗称“坐县也称作“押婚”,即《仪礼》中的“纳采”之义。“纳帐”、“坐福”。随后,伴娘为新娘梳髻“上头”,男方采”之日,“男家人至女家,女必拜见,男家往者必家则要摆下盛宴招待来宾,新郎则要拜谢赶来祝与以物为拜见之礼,或代以钱币。女家召乡党、姻贺的来宾。俗称“拜席”,受拜的娘家尊长和男家亲娅。治筵款之”④。在“下定礼”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一友回赠新郎财物。俗称“上礼”。喜宴结束后,新郎个具有东北地方特色的风俗——“装烟”。据《兴京拜送来宾。新娘换下盛装,要立于屋角,俗称“立规县志》载:“放定之El,女饰盛服出,用

8、旱烟筒与男矩”。晚上。新郎与新娘对坐喝“交杯酒”,吃“宽心家来宾以次装烟”⑤,在《吉林新志》中对此亦有记面”,随后,新郎的嫂辈为新婚夫妇铺好被褥,内藏载,只不过是在迎亲当天进行,“女家(人)既去,乃大枣、板栗。寓意“早立子”,同时还会说些歌谣、吉使夫弟拖新妇所坐之褥。而新妇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