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自我检测试题C卷 附解析.doc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自我检测试题C卷 附解析.doc

ID:56063404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6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自我检测试题C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自我检测试题C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自我检测试题C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自我检测试题C卷 附解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自我检测试题C卷 附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市(区县)姓名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绝密★启用前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自我检测试题C卷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家庭教育做法中,哪种做法是较为合理的()。A.在孩子未成年时,父母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身上,

2、一切为了孩子B.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C.当父母亲的教育观念与爷爷奶奶相抵触时,以父母的观念为准D.即便是最民主的家庭,也对孩子有所保留,有时还要适当回避2、最早提出“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考虑”的这一原则文件是()。A.适合儿童生长的世界B.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C.未成年人保护法D.儿童权利公约3、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的形成。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4、

3、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较差。A.稳定性B.广度C.分配能力D.范围5、儿童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是在()。A.2-3S岁B.4岁C.5岁D.7岁6、“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这种片面的观点突出强调的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A.遗传因素B.生理成熟C.环境和教育D.先天因素7、当孩子看到桌子上有个香蕉,所说地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地是()。A.“真香”B.“我要吃”C.“这有个香蕉”D.“这是什么”8、下列哪一种不属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4、》倡导的幼儿学习方式?()A.强化学习B.直接感知C.实际操作D.亲身体验9、小班幼儿观察植物时,下列哪条目标最符合他们的发展水平()。A.能感知到周围植物的多种多样B.会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过程C.能察觉到植物外形特征与生存环境的反应关系D.能发现不同种类植物之间差异10、一名幼儿画小朋友放风筝,将小朋友的手画得很长,几乎比身体长了3倍,这说明了幼儿绘画特点具有()。A、形象性B、抽象性C、象征性D、夸张性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幼儿的注意是否集中?2、幼儿园教育目标地特点是什么?第4页共4页三、论述题(本大题

5、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试述幼儿园保育活动实施的要点。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材料分析:一名教师为她负责的一组3~4岁的幼儿布置了一个理发店的主题角色游戏活动,目的是使幼儿进行理发的模拟活动,可惜幼儿的反应非常冷淡。偶尔只有一两个幼儿走进游戏角,拿起梳子梳梳头,或对镜子照一照,完全没有出现老师所期望的情形。请分析解释应如何指导这类游戏活动。2、分析如下两个场景地环境创设:场景一:某幼儿园地运动场上摆放着攀爬网、独木桥、高跷、跳袋、推车等运动器具,小朋友们自由选择好器具后开始玩了起来.通过观察发现攀爬网、独木桥被冷落,较

6、少幼儿喜欢玩.过了一会,一个叫圆圆地幼儿对好朋友哲哲说:“我们一起去玩攀爬网好吗?”.哲哲皱着眉头说:“不要,我害怕.”圆圆又指着稍矮一些地独木桥说:“那我们一起去玩那边地独木桥吧,这个矮一点,你该不怕了吧!”哲哲还是一脸为难地样子说:“我不想去,还是你自己去吧.”说着就去玩小推车了.就这样圆圆只能独自一人去玩了……,一连许多日子,虽然老师在不断地鼓励幼儿,但是运动时段里像圆圆那样去攀爬网运动地小朋友较其他地方地要少许多.场景二:在提供地运动器械地基础上,幼儿教师们增加了一些小道具:如瓢虫帽子、软布小花、软塑积木、用纸板箱制作地猫咪、钓竿及幼儿绘画地小鱼等,创设出给

7、小猫喂鱼(设置了独木桥)、瓢虫种花(设置了攀爬网)、造高楼等游戏情景.经过观察发现,这三项活动参与地幼儿人数不相上下.有意地观察了圆圆和哲哲,起先是圆圆邀请哲哲:“我们去抓鱼给小猫吃好吗?”,哲哲欣然应允,两人打扮成捕鱼人,提着鱼篓,手拉手跑了过去.这次哲哲勇敢地蹲在窄窄地独木桥上,努力地抓起了一条大鱼,当他把鱼喂进小猫地嘴里时,脸上露出开心地笑容.接着他主动对圆圆说:“我们去当小瓢虫好吗?”他们一同来到了瓢虫种花地地方,戴上瓢虫帽,把自己装扮成小瓢虫,背上负重地小包,勇敢地向“小山”(攀爬网)跑去……问题:两个场景中地环境设计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一种设计,说明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