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民条件下美丽乡村建设探析

基于移民条件下美丽乡村建设探析

ID:5606520

大小:2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2-19

基于移民条件下美丽乡村建设探析_第1页
基于移民条件下美丽乡村建设探析_第2页
基于移民条件下美丽乡村建设探析_第3页
基于移民条件下美丽乡村建设探析_第4页
基于移民条件下美丽乡村建设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移民条件下美丽乡村建设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移民条件下美丽乡村建设探析  【摘要】以十八大关于打破城乡二元制结构、建立城乡一体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指导,以我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柴湖镇美丽新村建设为平台,为移民改善居住条件,建设好美丽新家园。【关键词】:柴湖移民美丽乡村中图分类号:U13文献标识码:A前言:认知中国第一大移民镇——钟祥市柴湖镇“大柴湖”原名叫“水湖”,后来污水横流,沦为沼泽,芦苇丛生,一眼望不到边,故名“大柴湖”。它属于汉江分洪区,本不该安置移民,但柴湖移民还是以大局为重,在经历初迁青海省失败后,1966—1968年,河南省

2、淅川县4.9万移民为支援国家重点工程丹江口水库的建设,分三批迁移至钟祥。大柴湖随后改为“新建区”,1968年周恩来总理听取汇报丹江口水库移民工作后,随后改为“大柴湖”,延续至今。一、规划背景8湖北省省委书记李鸿忠2013年7月11日在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柴湖现场办公会上提出:“把柴湖下一步开发搞好,是柴湖人民的期盼,是中央的托付,是我们应尽的历史职责”。2013年9月,湖北荆门大柴湖经济开发区获得省发改委批准筹建。目前,《湖北省柴湖镇镇域规划》、《前营村新农村社区与棚户区改造规划》、《大柴湖发展战略专题研

3、究》和《柴湖镇城乡土地利用专题研究》等各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开展。二、用地现状与分析曹寨村位于柴湖镇镇区北4.5公里,东部紧邻沪蓉高速连接线--216省道。本村共分5组,405户,1727人,耕地1427亩。现有宅基地面积540亩。现有住宅中,包含平房251户,二层以上住宅154户。规划用地呈方形,四至范围为基地周边四条道路,规划用地面积191493平方米,其中南北向长约460米,东西向长约450米。规划选址位于曹寨村东部,该选址有如下优势:1.地缘优势明显:基地紧邻216省道西侧,处于钟祥市南大门端口,并与武荆

4、高速毗邻,地缘优势十分突出。2.基础设施较好:基地用地地势平坦,为四周道路环绕,其中东边紧邻216省道,北、南、西三侧道路为水泥路或碎石路,基础设施较完善。3.用地方整,现状建筑少,工程投资省:基地呈方形,现状除东西道路两侧沿线布置部分建筑外,基地其它用地为闲置用地,会减少建筑拆迁量,降低工程造价。三、规划原则与定位83.1规划原则1)集约节约用地、紧凑布局2)坚持科学发展观,规划因地制宜,尊重当地生活习性3)综合配套、服务一体4)布局科学合理、生产方便、生活舒适5)坚持可持续发展,生态布局、低碳运行6)政府引导

5、、尊重民愿3.2规划定位1)建造城市文明下的现代田园生活2)打造柴湖镇美丽乡村示范区3)塑造柴湖镇北大门新形象四、规划策略与特色创新4.1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公共交往空间的缺失乡土生态景观的消失对自然地形地貌的忽视对传统生活生产方式的忽视大拆大建,破坏地方特色4.2规划策略:三打破、三提高1)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禁止在公路两侧夹道修建房屋。依法从严控制公路两侧农房建设。82)打破“军营式”,提高村落规划水平,结合地形地貌,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体现山水田园风光和自然和谐。3)打破“火柴盒”,提

6、高民居设计水平,农房设计要充分体现地域特色,民族风格,塑造农房建筑风貌和特色。4.3特色创新:尊重民俗文化、产业支撑、引导就地城镇化柴湖镇大多数人来自河南淅川,以中原文化为核心,随着居住地和时代变迁,逐步与荆楚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今天独特的豫风楚韵,规划结合河南移民风俗习惯,在用地布局与建筑细节设计上均予以充分考虑,如院落布置呈多样性,四合院、三合院,凸显河南民居特色。其次,考虑村民集局后的生产与生活问题,结合大柴湖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将本社区作为产业发展配套用地,以解决村民就业,为农民变市民提供先决条件,同时引导就

7、地城镇化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五、规划结构与布局5.1规划结构规划结构:一心一轴五片一心:由村委会、活动中心、超市、幼儿园等组成综合服务中心。一轴:沿216省道景观主入口形成空间对称轴。五片:规划道路将基地分成五个组团。85.2布局方式研究5.2.1传统乡村聚落形态:结构分析图围绕中心,向内形成集中式布局错落于地形之中,形成组团式布局随地势或流水蜿蜒曲折,形成带形布局受地理环境影响,围绕中心形成环形布局不利地形地势下,形成离散型布局模拟生活环境,形成象征性布局5.2.2传统乡村聚落对当代新农村规划的启示:强调

8、动态的发展与演替强调与自然山水的有机融合强调聚落多中心,层层推进的自然肌理强调曲轴处理,形成生动婉转的空间形态强调隐喻和象征,阐释深厚的文化底蕴5.2.3设计要素提炼地域自然特征乡村整体肌理有地域风貌特点的居住空间本规划提炼要素为道路、水体、建筑,并对其适当改造,如对南北两条道路分别拓宽升级和硬化拉通;基地内部南北向水渠在局部拓宽以造景,提升社区景观品质;其次对东西两侧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