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状土样的概念及取土的方法.doc

原状土样的概念及取土的方法.doc

ID:56069221

大小:117.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6-19

原状土样的概念及取土的方法.doc_第1页
原状土样的概念及取土的方法.doc_第2页
原状土样的概念及取土的方法.doc_第3页
原状土样的概念及取土的方法.doc_第4页
原状土样的概念及取土的方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状土样的概念及取土的方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原状土样的概念及取土的方法 钻探工程是地质勘探工作获取实物地质资料(土样、岩矿样、水样和气样等)的重要手段。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钻探工作,不仅要求提高钻进效率,更重要的是保证其采取样品的质量,这些样品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地质调查、地质构造判断、矿产资源评价、水文地质调查,以及提交矿产储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因此,如何从钻孔中取全、取准可靠的实物地质资料是本专业的关键技术之一。水样和气样的采取比较特殊,本章重点介绍土样和岩矿样的采取。 工程地质钻探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在岩土层中采取岩心或原状土试样。在采取试样过程中应该保持试样的天然结构,如果试样的天然结构受到破坏,便称为"扰动样"。扰动样在工程地质

2、勘查中是不容许的,除非明确说明另有所用,否则此扰动样作废。天然结构的原状试样有岩心试样和土试样。岩心试样的天然结构一般不易破坏,而土试样却很容易被扰动。 按照取样方法和试验目的,岩土工程勘查规对土试样的扰动程度分为如下的质量等级: Ⅰ级--不扰动,可进行土类定名、含水量、密度、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固结压密参数试验。 Ⅱ级--轻微扰动,可进行土类定名、含水量、密度试验。 Ⅲ级--显著扰动,可进行土类定名、含水量试验。 Ⅳ级--完全扰动,可用于土类定名。 在钻孔取样时,用薄壁取土器采取的土样定为Ⅰ~Ⅱ级;用中厚壁或厚壁取土器采得的土样定为Ⅱ~Ⅲ级;用标准贯入器、螺旋钻头或岩心钻头所采得的粘性土、

3、粉土、砂土和软岩试样皆定为Ⅲ~Ⅳ级。 二、取土的方法 1. 压入法 压入法(图7-1)分为连续压入法和断续压入法两种。前者是用滑轮组合装置将取土器一次快速地压入地层中,适用于较软土层中的取样;后者是将取土器分二次或多次压入地层中。 2. 击入法 击入法一般适用于较硬与坚硬的土层取样,分为孔外击入法和孔击入法两种。孔外击入法(图7-2)是在地表用吊锤打击钻杆上的打箍,将取土器击入地层中。孔击入法(图73)是在孔用重锤打击圆柱形定向器,将取土器击入地层中。孔击入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取土效率高,土样拢动小,故一般常采用该法。 3. 回转击入法 采取坚硬土层中的土样或岩样时,若上述取土方法无法采取

4、,可采用机械回转钻进用的回转压入式取土器(双层取样器)。若须在岩层中采取原状样品时,可在岩心钻探的岩心中直接挑选原状样品。  图7-1 压入法 1-钢丝绳; 2-钻杆; 3-固定滑轮;4-底梁; 5-取土器 图7-2 孔外击入法 1-吊锤2-打箍3-钻杆;4-取土器  图7-2 孔外击入法 1-吊锤; 2-打箍; 3-钻杆; 4-取土器  图7-3 孔击入法 1-钢丝绳; 2-重锤; 3-穿心杆; 4-圆柱形定向器; 5-钻杆; 6-取土器  图7-4 取土器部分尺寸符号  取土器的基本技术参数 1. 直径  取土器的外径尺寸(图7-4)是否合理,关系到土样的质量。若直径过小取上来的是扰动土

5、样,若过大则给施工带来不便。设计取土器直径时,一般应考虑下列因素:   (1) 取土方法取土时土样与取土筒壁产生摩擦,而造成土样边缘扰动,此扰动的宽度与取土方法有关。采用压入法或击入法扰动带宽度一般在10mm左右。   (2) 土层性质扰动带的宽度与土层性质有关,对于软土、黄土等易于扰动的土层,宜采用直径较大的取土器;反之,对于砂性土等扰动小的土层,可采用直径较小的取土器。   (3) 配合环刀直径目前土试验所用环刀直径有:61.5mm、64mm和80mm几种,土样直径除去扰动带宽度,还应稍大于环刀直径。 2. 面积比(Ar)   面积比,系指取土器最大断面与土样断面之比的百分数。     

6、(7-1) 式中: Dw--取土器管靴外径,mm;De--取土器管靴径,mm。  面积比越小,则土样所受的扰动程度就越小,要使面积比小,关键是减少取土器壁厚,但取土器太薄容易产生变形或破裂。目前常用的取土器面积比是根据土样种类而选用的。对一般粘性土和老粘性土可选用面积比小于30%,壁厚小于6mm的对开式取土器;而软粘土可选用面积比小于20%,壁厚为3~4mm的取土器。 3. 间距比(Ci)   间距比即取土筒径与刃口处径之差对刃口处径之比的百分数。 间距比是取土器侧与土样间摩擦力的标志,摩擦力的作用使土样周围发生扰动, 并阻止土样进入。故间距比过小,将造成扰动宽度增加,若间距比过大,摩擦力小

7、,提取时,土样容易由土样筒脱落。     (7-2) 式中: Ds--取土筒径,mm。  实践证明,在软粘土中取土器的间距比以0.5%~1.0%为宜;一般粘性土以1.0%~1.5%为宜;老粘性土以1.3%~1.5%为宜。 4. 外间距比(C0)  外间距比系指取土器筒靴外径与取土筒外径之差对于取土筒外径之比的百分数。外间距比是取土器外侧与土壤摩擦力的标志。外间距比大,取土器易于进入土层,但太大将会增大其破土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