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论文.doc

情景教学论文.doc

ID:56078604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9

情景教学论文.doc_第1页
情景教学论文.doc_第2页
情景教学论文.doc_第3页
情景教学论文.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情景教学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课堂情景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创设的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的创设既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在一定情境下学习数学,体验和理解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唤醒、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情境还是存在以下这些问题。一、主题模糊,横生枝节好的情境导入可以起到“敲门砖”的作用。然而有些教师煞费苦心创设的导入情境却起不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往往因为受情境表面东西的影响,而久久

2、不能进入学习状态。曾经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角的认识》时这样导入:课始,教师拿出一个纸风车,问学生:认识它吗?学生答:风车。老师又问:喜欢玩风车吗?学生高兴地答:喜欢。教师说:要想玩风车必须先学会做风车。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哥哥姐姐们是怎么做风车的吧!(录像播放一个男孩与一个女孩在做风车的情景)随后,老师问:从刚才的录像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1说:我看到哥哥做风车用的是蓝色的纸,姐姐用的是红色的纸。老师点点头说:很好,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学生2说:我看到那个哥哥做风车时借了姐姐的剪刀。老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学生3说:我看到他们先用铅笔、尺画出四个三角形,再用剪刀剪开,但不能剪

3、断。……看着时间渐渐流逝,学生还说得意犹未尽,却依然未触及学习的主题,老师终于按捺不住:同学们,其实刚才的录像里藏着一个图形中的新成员,瞧,它躲在这里呢!”(课件画面定格在纸张的角上)老师问:它是谁?学生答:角。老师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和角交朋友。案例中的老师为了创设情境做了精心的准备,目的是想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来引出“角”。但学生偏不往这点上靠,尽说些“纸的大小、颜色、制作步骤”之类无多大关联的话,使导入一环枝节横生。究其原因,是由于课件中蕴涵的学习主题含糊,不利于学生从普通的事例中敏锐地捕捉到数学信息,并剥离与数学本质无关的一些属性,从而导致学生只能把表面上看到

4、的说出来。场面看上去热闹,其实苍白无效,浪费了学生宝贵的五、六分钟。二、课件代劳,学生缺乏体验性多媒体的使用为课堂教学、数学学习提供了一个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平台,为创设有效情境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特别是用学生所喜欢的方式展示出学习内容,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但也存在有些老师由于认识上的片面,导致教学方法偏失方向。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在屏幕上演示:直径为1分米的圆板在米尺上滚动一周。师:从刚才的演示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生1:圆板在米尺上滚动了3分米多一些。生2:圆的直径为1分米,圆的周长为3分米多一些。生3: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师:你们观

5、察得真仔细,再来看直径为2分米的圆板在米尺上滚动一周,你会发现什么?(课件演示)师:我们再一起来看看直径为3分米的圆板在米尺上滚动一周,你会发现什么?(课件演示)师:谁能根据刚才的演示,说说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位老师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制作了动态多媒体课件,向学生生动地展示了圆的周长推导的全过程。孰不知,这样的教学手段即使再先进,也不过是过程性教学,因为它淹没了学生操作学具整理数学思维的价值,学生缺乏体验性,课件再精美、再生动的演示、再无懈可击的程序也是永远无法替代学生的操作思维的。毕竟“听到过会忘记,看到过会记得,做过了才会理解。”三、情景创设的费时费力

6、,喧宾夺主许多教师在情境教学中时常会有这样的深刻体会:课前本以为创设的情境操作极其简单、效果想当然,在实践过程中却“举步维艰”,难以顺利开展。曾经一位教师在上《平均数》一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先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上台,让学生说说谁高谁矮。(男高)接着,又请一男一女上台,比一比两男两女,男生高,还是女生高?(两男高)教师又请一男一女上来,比一比三男三女,男生高还是女生高?(难以确定)此时,老师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出他们到底哪方高?学生提议:三男三女搭起来量。教师评价:想法可以,但能力不可能办得到!又有学生说:用皮尺把六个人都量出来,再用三个男生总身高除以3,三个女

7、总身高除以3,求出平均数,再去比较。又有学生出点子:因为头的身高占身体的七分之一,所以只要算出三个头乘以7,就是三女总身高。教师评:不知你的知识可靠不?接着,老师又问:在现场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学生都赞成用尺量。然后教师现场测学生身高,收集数据。令教师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三男三女的总身高居然完全相同。教师为了保险起见,只得再请两男一女上台量出身高,再引导学生列式计算。然后教师针对列式提问:比总身高和比平均身高,哪种方法更合理?从而揭示“平均数”。以上的情境不但花去学生二十多分钟宝贵时间,还让学生半节课一直处于“云里雾里”的学习状态,让听课的老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