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生态教育若干问题思索

对高校生态教育若干问题思索

ID:5608075

大小:3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19

对高校生态教育若干问题思索_第1页
对高校生态教育若干问题思索_第2页
对高校生态教育若干问题思索_第3页
对高校生态教育若干问题思索_第4页
对高校生态教育若干问题思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高校生态教育若干问题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高校生态教育若干问题思索  摘要:面对日益突出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生态教育应运而生。这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目前,在我国高校生态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大致的梳理,并就此提出生态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其内在的价值取向,对于从整体上提升高校生态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大学生生态意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文章就这些方面内容进行探索,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起到一定铺垫作用。关键词:高校生态教育原则理念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063-0310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指出

2、:“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高校承担着生态教育的重要任务,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强化他们的生态观念,对他们进行有效、有力的生态教育,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合格建设者具有重要意义。一、目前高校生态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生态教育是目前高校教育热点之一。最近若干年,我国高

3、校生态教育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还存在若干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方式和理念上,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1.教育的非系统性。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一样,生态教育也应是一门系统性、综合性,涉及到多学科的门类。但现实情况是,生态教育分布在生态学、地理学、系统科学和哲学等不同学科内部,各学科都从不同角度进行教育。例如,生态学主要是从物种层次介绍地球上的生物化学过程;地理学是从地质构造和土壤水文等层次介绍资源分布,以及人类合理使用能源等问题;而系统科学主要是从生物岩石圈,整个地球生物系统循环,乃至环境保护等角度进行生态教育;哲学则是从自然观角度,我国高校主要是从马克

4、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角度介绍可持续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问题。10而实际上,生态教育应该具有体系性和层次性。它应该包括具体学科、实践学科和生态哲学这三个层次。但现实问题是,生态专业类的学生只是在学习专业课时接触生态教育内容,非生态类专业的学生只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类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接触有关环境保护,生态教育的内容。因此学生对“生态教育”这个宏观问题都是管窥蠡测,不能从全面系统的高度认识环境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来讲,这种非全面系统的生态教育不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生态教育流于形式,而无法达到其深层次,使

5、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并付诸于实践的目的。2.教育的非针对性。生态环境问题全球具有共性特征,但不同国家和地区又具有个性化特点。因此,高校在进行生态教育的过程中,更应针对不同地区的现实特点,突出问题意识。我国地质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南北东西各有特点。属于不同地区的高等院校,更应从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介绍与本地区相关的一系列生态、环保和可持续等问题。但遗憾的是,高校普遍更重视从学理层次对大学生进行通识性教育,其结果必然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而且这种教育很容易流于形式,起不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生态观和环保意识的目的。10其次,高校生态教育更

6、应善于抓主要矛盾。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这个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直接影响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问题。很多高校对这个问题只是粗略提及,而不是结合我国历史文化和现状,对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这必然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形成一种宏观、纵向审视问题的视角和立场,从而失去生态教育最本质的意义。再次,生态教育也应注意大学生人文素养与情怀的培育,而这也是目前高校生态教育的不足之处。自工业文明开始,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疏离与异化,这也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的漠视与破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高校生态教育更应强调地域

7、文化和特色,并整理出本土文化中对自然尊重和保护的智慧,普遍形成一种“共荣、共生、共发展”的理念,这样才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并接受,使这种教育深入人心并落到实处。3.教育的非实践性。生态教育应该关注实践,其意义也在于从不同层次引领学生分析、思考并解决现实生态及环境保护等问题。马克思也认为,以往一切哲学都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也是生态教育的初衷和本质。但实际情况是,高校只是在理论层次讲授与“生态”相关的某些内容,而没有生态教育实践类课程,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无法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10当代大学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

8、会的主体,只有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生态保护理念,生态教育才是成功的。从长远发展讲,应该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要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