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北京课改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北京课改版.doc

ID:56082025

大小:11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19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北京课改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北京课改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北京课改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北京课改版.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北京课改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北京课改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检测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感悟人生的意义。2.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露宿(sù)训诫(jiè)简陋(lòu)小憩(qì)B、恍惚(hū)履行(lǚ)晶莹(yíng)秽气(huì)C、喷香(pēn)恪守(kè)寂寥(liáo)修葺(qì)D、悠闲(yōu)丰盈(yíng)震撼(hàn)撵走(niǎn)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浑然不觉妙手回春

2、从从容容乐乐呵呵B、随声附合一去不返妇孺皆知言谈极欢C、遗骸天涯手无寸铁谆谆告诫饥饿之虞[来源:学科网]D、心安理得奄奄一息起死回生颠扑不破4.句中加线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组是()(2分)A、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折损:因过分尊敬使人家承受不了,客套话。B、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修长:修理的长长的。C、却仍恪守着父亲那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的遗训。恪守:严格遵守。D、我停车小憩,加油加水。小憩:短时间地休息。5.下列句子中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驿路梨花》的作者彭荆风,当代作家

3、。作品有《边寨烽火》《芦笙恋歌》《鹿衔草》等。B、当代作家刘心武在《跟陌生人说话》这篇课文中,讲述了自己的父亲不喜欢同陌生人说话的故事。C、《女兵墓》作者王宗仁,军旅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报告文学《历史,在北平拐弯》,中篇系列报告文学《青藏风景线》,散文集《季节河没有名字》等。D、《差不多先生传)作者胡适,文中描绘了一个信奉“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的“差不多先生”的形象。[来源:Z,xx,k.Com]6.给下列语句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2分)我们开始烧火做饭___温暖的火___喷香的米饭和滚烫的洗脚水___把我们身上的

4、疲劳___饥饿都撵走了。7.给下列作家作品连线。(4分)彭荆风《历史,往北平拐弯》刘心武《芦笙恋歌》[来源:学。科。网Z。X。X。K]王宗仁《班主任》胡适《尝试集》8.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4分)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______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______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_______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________________。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

5、达悲痛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来源:学科网]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课内语段,回答9-13题。(11分)  [来源:学。科。网]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

6、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9.作者是按照由      到      的顺序介绍小茅屋的环境的,小茅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3分)10.作者特别点明水的“清凉可口”是为了一方面写出          ,另一方面写出            。(2分)[来源:学_科_网]11.在文中找出与“老余用手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相照应的环境描写。(2分)    12.画线的句子中“

7、厚厚”、“满”在文中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3.“发现墙上写着几个粗大的字”句中用“粗大”二字说明了什么?(2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4分)我的澳籍同桌   细细柔柔的披肩长发,优雅的气质,是她给我的第一印象。从此,我们朝暮相处,成了一对令人羡慕的“中外合资”的朋友。她来自四季如春的澳大利亚,我们认识的头一天,她便塞给我一大张澳州地图,并在“布里斯班”地区上划了个醒目的红圈,那是她生长的地方。她到中国来,主要是学习中文。起初,她没有中文名,于是,同学为她

8、起了个好可爱的名字:柯蕾。记得柯蕾坐在我身旁的时候,我总不能集中精力听讲,因为我实在难以抵挡那些令人发笑的中文字的诱惑。她经常会碰碰我说:“海伦,我写得好吗?”我侧目一看,忍不住从心里笑出来。她知道写得不行,就又埋头练起来。渐渐地,柯蕾的书写水平有了提高。[来源:学+科+网]柯蕾有很强的语言能力,经过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