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2 人教版.doc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2 人教版.doc

ID:56085218

大小:86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19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2 人教版.doc_第1页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2 人教版.doc_第2页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2 人教版.doc_第3页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2 人教版.doc_第4页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2 人教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课时作业12 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优化指导】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课时作业12人教版"对应学生用书P253一、选择题1.(2012唐山模拟)《宋朝事实类苑》记载:“宰相早朝上殿,命坐。有军国大事则议之,常从容赐茶而退。”而在《大明会典》中记载:“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起,即起。”这种变化说明(  )A.官员待遇越来越差     B.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C.专制皇权空前强化D.官员的地位不断下降解析:材料表明,从宋朝到明朝,封建官僚上朝奏事的礼仪出现由“坐”到“跪”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专制皇权的加强。A、D两项属于现象描述,B项是清朝君主专制的特征,故C项正确。答案:

2、C2.湖北武当山一带在明清以后流行真武神像——披发跣足的真武大帝坐像。据说这些坐像都是按照明成祖朱棣的模样塑造的。作为明朝一位非常重要的皇帝,明成祖的主要贡献有(  )A.制定《大明律》,加强中央集权B.以自己模样在全国大造神像,打击满洲对中原的渗透和进攻C.建设北京,使之成为世界建筑的经典D.废除丞相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朝专制集权措施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制定《大明律》、废除丞相制度都是明太祖的施政措施,故A、D两项错。满洲人对中原的进攻是明末的事,B项错。答案:C3.北京历代帝王庙是明清皇家祭祀三皇五帝和历代帝王的场

3、所。明代撤消了元朝帝王牌位。清朝建立后,加祭辽、金和元代帝王。这些史实能够反映(  )①少数民族帝王的历史地位得到肯定 ②明朝与蒙古族关系不断恶化 ③明清帝王对正统地位的维护 ④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从题干材料中的清朝建立后,加祭辽、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帝王可反映出①④,从明代撤销元朝帝王牌位而清朝恢复这一材料信息可得出③是符合题意的,②的表述不够准确,明朝与蒙古族之间有战争,但明后期鞑靼俺答汗时与明朝修好,蒙汉两族和平友好

4、数十年。答案:C4.清朝“八旗制度”中的八旗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为体现帝王的威严,皇帝亲统上三旗。由此推论,下列各组中最有可能都属于上三旗的是(  )A.正白旗 镶白旗B.正黄旗 镶黄旗5C.正红旗 镶红旗D.正蓝旗 镶蓝旗解析:此题是文化常识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白旗、正黄旗、镶黄旗属于上三旗,其他的属于下五旗,黄色在中国古代代表权势、威严,象征中央政权、国土之意,黄色为历代帝王所专有。故B项正确。答案:B5.(2012本溪一中模拟)中国书法到明清时出现了一种新的书体——馆阁体,如图所示。馆阁体属于官方使用的书体,在科举

5、考场上,必须使用这种书体,它强调楷书的共性,即规范、美观、整洁、大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馆阁体体现了文人的个性特点B.馆阁体反映了文人受到压抑的社会现实C.馆阁体反映了科举制走向僵化D.馆阁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制主义加强解析:材料表明,明清科举制考生书写字体具有同一性,说明文人受到压抑、科举制走向僵化和专制主义加强,不利于文人张扬个性,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6.(2012成都模拟)某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拟定了下列研究课题。其中存在明显史实错误的是(  )A.《浅谈秦朝与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B.《试论西汉刺史对

6、地方官吏的监察》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D.《简析清代皇帝与丞相的制衡关系》解析:注意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就已经废除丞相,并为清王朝所沿用,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7.明代张居正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改革赋役制度,把一切征项合并起来,编为一条征收。这样编排的好处是(  )①有利于粮食增产 ②便于国家统一掌握 ③使地方官吏难以作弊 ④消灭了人头税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张居正变法内容和作用的理解情况。张居正改革实行的一条鞭法意在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封建统治,并没有有利于增加粮食产量的措

7、施,也没有取消人头税,故排除①④。答案:C8.据估计,宋代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代增加到8.5亿亩,清代又增至11~12亿亩。其中,新增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明清时期“瘠卤沙冈”、“陡绝之地”成为耕地的重要条件是(  )A.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B.高产农作物甘薯、玉米的引进和推广5C.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不断推广D.明代发明的曲辕犁适应不同土壤的耕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运用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清时期之所以能够在陡绝之地和瘠卤沙冈种地,关键在于推广了从美洲引进的新品种甘薯和玉米。水稻对耕地条件要求较高,水旱轮

8、作不可能在陡绝之地推广,曲辕犁是唐代发明,适用于水田耕作,故A、C、D三项均不利于“瘠卤沙冈”“陡绝之地”成为耕地。答案:B9.(2012南开中学期末)御史董之燧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直言上疏,请求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