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本.doc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本.doc

ID:56089607

大小:4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16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本.doc_第1页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本.doc_第2页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本.doc_第3页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本.doc_第4页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本.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本.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GB30871-2014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范围为保证人身、设备和生产安全,依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对从事易燃、易爆、管道容器、设备和场所等安全检修时动火作业,特制订本制度。本制度规定了公司动火作业分级、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职责要求及《动火证》的管理。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禁火区的动火作业。2.术语和定义2.1动火作业:在禁火区进行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置以外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2.2易燃易爆

2、场所:指生产和储存危险物品的场所,包括:环保车间(固渣罐、一次厌氧、二次厌氧)、二氧化碳(氨气储罐)、脱硫塔、酒精十万线蒸馏、五万线蒸馏、无水酒精生产线、生产区的酒精管道、沼气管道、原料库区、酒精库区、变电站高压室、低压室、控制室、电缆沟、谷朊粉车间投料工段等。2.3固定动火区:机修车间院内。3、动火作业分级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3.1二级动火作业: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禁火区的动火作业。凡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

3、爆炸危险性大小,由安全部门批准,动火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3.2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厂区易燃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3.3特殊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可编辑word文档GB30871-2014容器等部位上及其它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3.4遇节日、假日或其它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4、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4.1动火作业安全防火基本要求4.1.1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4、》(以下简称《动火证》),同时在进入受限空间、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和《高处作业票》等并执行其相关规定。4.1.2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并配备消防器材,满足作业现场应急需求。4.1.3动火点周围或其下方的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窨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对于动火点周围有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4.1.4凡在盛有或盛装危险化学品的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设施及处于GB500

5、16、GB50160、GB50074规定的甲、乙类区域的生产设备上动火作业,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因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清洗、置换而确需动火作业时按4.2规定执行。4.1.5拆除管线进行动火作业时,应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根据所要拆除管线的情况制定安全防火措施4.1.6在有可燃物构件和使用可燃物做防腐内衬的设备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应采取防火隔绝措施。4.1.7可编辑word文档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时,设备内氧含量不得超过23.5%。4.1.8动火

6、期间距动火点30m内不应排放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m内不应排放GB30871-2014可燃液体;在动火点10m范围内及用火点下方不应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4.1.9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m,并应设置防晒设施。4.1.10动火作业完毕,动火人和监护人以及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应清理现场,监护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4.1.11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气焊、手持电动工具等动火工具安全程度,保证安全可靠。4.1.12五级风以上(

7、含五级风)天气,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4.2特殊动火作业的安全作业要求特殊动火作业在符合4.1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规定。4.2.1在生产不稳定的情况下不应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4.2.2应预先制定作业方案,落实安全防火措施,必要时可请专职消防队到现场监护。4.2.3动火作业前,所在车间应预先通知公司相关部门、人员到现场会审,使之在异常情况下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4.2.4动火作业过程中,应使系统保持正压,严禁负压动火作业。4.2.5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应良好,以

8、便使泄漏的气体能顺畅排走。5、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5.1动火作业前应进行安全分析,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可编辑word文档5.2在较大的设备内动火作业,应采取上、中、下多点取样;在较长的物料管线上动火,应在彻底隔绝区域内分段取样;5.3在设备外部动火作业,应在不小于动火点10m范围内进行动火分析。GB30871-20145.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