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果实是怎样形成的_1.doc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果实是怎样形成的_1.doc

ID:56089870

大小:7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6-19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果实是怎样形成的_1.doc_第1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果实是怎样形成的_1.doc_第2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果实是怎样形成的_1.doc_第3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果实是怎样形成的_1.doc_第4页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果实是怎样形成的_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_果实是怎样形成的_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3.果实是怎样形成的课时目标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意识到合作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3.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知道植物花的作用;知道果实的共同特征,了解果实的形成过程。课前准备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是学生开展各项探究活动的物质基础。带入课堂的果实,可以是教科书上呈现的,也可以是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行准备的。教师要让学生尽量多地准备一些材料,不给学生列出明确的果实的名称和种类。教与学的活动过程教师点拨学生活动一、提出问题在进行本

2、活动时,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置身其中提出问题。在学生提出有关花朵和蜜蜂关系的问题后二、猜想假设教师引导他们进行猜想和假设,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自己猜想的答案。因为学生的猜想并不是胡思乱想,他们的每一个想法都是建立在其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是对已有知识的应用和创造,所以学生的猜想既是他积极参与思考的结果,也为其后续的探究活动注入了动力。三、制订方案一是探究昆虫的传粉作用。学生对此已经提出了猜想,他们认为二者之间肯定有关系,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寻找证据验证假设。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即设计探究方案。四、实施探究利用课件展示资料卡中的内容,使学生对花朵发育成果实的全过程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教师提醒学生在操

3、作时要注意安全,然后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验。五、展示交流活动结束后,学生汇报,教师可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引导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再分析,从而归纳出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即果实都有果皮和种子。自由活动:在进行这一活动时,采用组内活动和全班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先由学生分辨自己准备的材料,看一看哪些是果实。发现其中有矛盾的地后,对一些认识上有矛盾的要鼓励学生提出来,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像核桃、胡萝卜、香蕉、猕猴桃等,这些都容易引起学生认识上的模糊,准备丰富的材料,使学生的研究对象更全面。在这一环节中,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努力在双向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六、拓展创新:教师组织学生对活动的结果作

4、出预测,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提示学生说一说在观察过程中应注意的地方,如进行长期观察要有耐心、要细心、要注意做好观察记录等。作业设计选择一朵还没有开放的丝瓜雌花,用塑料袋将这朵花罩起来,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这朵花是否能结出果实。板书设计果实是怎样形成的1.花药2.子房3.胚珠4.精子5.花粉管6.胚果实与种子——形成认识(种子的构造)一、教学内容:果实与种子——形成认识(种子的构造)京版科学第一册二、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三年级京版科学第一册第二课《果实与种子》的第三课时形成认识部分《种子的构造》。三年级课程的内容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内容主题下关于我们身边的事物。让学生建立“

5、系统”的观念。本课属于“植物”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种子与果实的关系”“种子的传播”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种子的构造。属于“比较、分类能力”系列。种子萌发之后之所以能发育成一株新的植物体,与种子的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种子的结构是种子萌发内容的铺垫。教材是以蚕豆和玉米种子为例,首先将种子的结构阐述清楚,然后安排学生进行观察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的实验,最后归纳出菜豆和玉米种子的不同处。(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有22人平时思维活跃,喜欢上科学课,但是年龄较小,在实验时动手能力差,需要加强锻炼。学生对植物的种子有一些了解,知道水泡的豆芽有芽,但是学生所说的芽不是胚芽,而是胚根。

6、学生认为一株新的植物是由胚根发育成的。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实验观察转变学生错误的观念。(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科学课的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所以,我把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种子内部的构造及分类。列为本课的教学重点。由于玉米种子内部大部分为胚乳,仅相对于胚乳对侧基部的一角为胚,比较难以观察清楚,因此玉米种子的胚的观察为教学难点。(四)、指导思想理论依据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快乐。通过对种子构造、分类、胚的重要作用的探究,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7、学生科学素养。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通过解剖蚕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观察它们的构造,使学生知道种子的构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种皮和胚两种部分构成;另一类是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构成;2、通过观看种子萌发长成一株植物的课件,知道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可以发育成一棵新的植物。(二)、能力、方法通过动手实验,总结归纳种子的构造,并给种子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