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蛙式支腿)

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蛙式支腿)

ID:5609624

大小:193.38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19

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蛙式支腿)_第1页
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蛙式支腿)_第2页
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蛙式支腿)_第3页
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蛙式支腿)_第4页
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蛙式支腿)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蛙式支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底盘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 YQ8汽车式起重机蛙式支腿的设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森林工程设计者:徐盛浙(20110920)李世青(20110900)陈鹏程(20110930)徐冰聪(20110919)指导教师: 王坤明 131设计题目:YQ8汽车式起重机蛙式支腿的设计2目录2.12.22.33设计任务书3.1工程机械课程设计的时间、学分:课程设计的时间:共两周;3.2课程设计的任务、性质课程设计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提升到理论的过程,是综合检查学生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是锻炼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学生从

2、求学阶段过渡到创业阶段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实际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每一笔、每一个数据都与员工的心血、企业的兴衰息息相关,从而养成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作风。学生根据现场参观,了解设计对象的使用情况、运动、受力、磨损、连接及外观构造;然后参阅有关资料,明确设计的方法、步骤及重点,幷拟定出设计计划。具体设计课题为:根据现场参观及所提供的原始数据,设计YQ8汽车式起重机蛙式支腿。基本要求为:1.滑槽式蛙式支腿各铰点位置确定、连杆机构及滑槽结构的设计;2.支腿支起后,轮胎离地100mm,支腿压力,整机稳定校核;3.支腿部分液压件

3、选配及整车液压原理,至少二号总装图一张,部件装配图及零件图2~3张,全部图纸用AutCAD2000绘制;3.3应搜集的资料及参考文献:①到现场测绘YQ8汽车起重机有关尺寸,参观蛙式支腿的结构;②张质文,刘全德.起重运输机械[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3,331-349③王玉卿.工程机械实用液体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106-108,212-214④顾迪民.等工程起重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191-2133.4原始数据及主要技术指标:1.最大吊重:7.84×104N,变幅范围:3.2~5.5m,最大吊

4、高:6.7m;第二节臂长:7.36+4.75=12.1m,第二节伸出时最大吊重:2.94×104N,幅度:7.4~14m,第二节伸出时最大吊高19m;2.发动机:6135q,功率:88.2kw,最大扭矩:686Nm,额定转速:1800r/m;3.轴距:4m,轮距:1.927m,桥荷分配:4.8×104N/9.6×104N。最小转弯半径:8.25mm,最小离地间隙:266mm,接近角:27°,离去角:20°,最高车速:71km/h,最大爬坡度:27%。4.车体重20KN,距回转中心400mm13;下车体重:85KN,正对回转中心;配重:25KN,

5、距回转中心1100mm;吊臂重:17KN,距回转中心300mm。3.5课程设计应提交的文件①课程设计说明书;②至少二号总装图一张,零件图4~5张;3.6进度计划安排4蛙式支腿跨距的确定设计内容计算与说明结果132.1支腿跨距的确定支腿支承点位置的确定的原则是:①在各种工况下,臂架在任意幅度和任意位置时,起重机总垂直力的作用线,应在支腿支承点所包围的水平面积之内通过,这样就保证起重机安全工作,不会倾覆。②在保证抗倾覆稳定性的条件下,支腿的支承基底应该最小,这样能使起重机的支腿重量轻,有效作业面积大。2.1.1横向支腿跨距的确定轮式起重机支腿是前后

6、设置的,并向两侧方向伸出,形成矩形。由于轮胎式起重机主要在侧方工作,国家系列中又规定了幅度的最小值,故某一吨位起重机的支腿横向跨距不得超过某规定数值以满足有效幅度的要求。但跨距取大了,虽然在起重机工作时稳定性好,但过大的稳定也是不必要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因为当超载时,过大的稳定使起重机司机不感到超载的危险,当无自动报警装置时,而有使吊臂损坏的可能。支腿全部外伸时可将起重机作业区域分为四块:即右侧方作业区、前方作业区、左侧方作业区和后方作业区。一般来说,是不在前方作业区作业的。支腿跨距的确定,完全从稳定角度出发。支腿横向外伸跨距的最小值是要保证

7、起重机在正侧方吊重的稳定,也即是在起吊临界总起重量()时,全部重量的合力将落在支腿中心上。也就是要使支腿中心线A内、外的力矩处于平衡状态,见图1。即则支腿横向跨距之半为(1)式中、、、分别为上车、下车、配重和吊臂(不计吊钩)的重量;、、、分别为其中心离回转中心的距离。=20kN=400mm=85kN=0mm=25kN=1100mm=17kN=300mm最大吊重:()=7.84×N=78.4kN最小变幅:R=3.2m=3200mm从公式(1)中可见,当起重机工况改变,如临界总起重量()和相应幅度R改变时,也随着改变。一般是以最大临界起重量和其相应

8、的幅度(常是最小幅度)的数值带入确定支腿跨距的公式(1)中。则:13起重机工作时,不但要求有起重量,并要求有一定的幅度。规定了最大额定起重量时的工作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