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五++断层地区地质图综合读图分析.doc

作业五++断层地区地质图综合读图分析.doc

ID:56099953

大小:30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6-19

作业五++断层地区地质图综合读图分析.doc_第1页
作业五++断层地区地质图综合读图分析.doc_第2页
作业五++断层地区地质图综合读图分析.doc_第3页
作业五++断层地区地质图综合读图分析.doc_第4页
作业五++断层地区地质图综合读图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业五++断层地区地质图综合读图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次作业2015构造地质学蔡20132015.05.17作业四断层地区地质图综合读图分析在作图回答问题之前,先对星岗地区地形地质特征做简单概略分析。由星岗地区地形地质图中地层出露情况可知共出露有O3、S1、S2、S3、D1、C11、C12、C2、C3、P1、P2、K1、N1、N214个地层,并根据地质地形图可以判断出其整合关系为:N1、N2为整合关系,N1与K1为角度不整合,K1与P2为角度不整合,P1、P2与C11、C12、C2、C3的解除关系为整合关系,其各层系内亚层间均为整合关系,C11与D1为角度不整合,O3、S1、S2、S3、D1各层间的接触关系

2、均为整合关系。并且根据地层符号还可以判断出,该星岗地区存在两个小型褶皱,一处为S1、S2、S3、D1组成的向斜,D1为核部。另一处为O3、S1、S2、S3组成的背斜,O3为核部。另外对途中涉及到的四条断层进行编号,分别为F1、F2、F3、F4。在图中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一断层编号对应关系只示意断层编号,不涉及真实比例大小1.判别图上各断层性质。(1)、首先利用“V”字形法则对F1断层产状做判定,对于F1断层,其断层线与地面等高线弯曲方向一致,且其弯曲度总是比等高线的弯曲度小,则可知F1断层的倾向大致为西北方向,利用作图法可以求出F1断层的产状为328o∠5

3、3o。N1、N2大致为水平岩层,岩层上升接受剥蚀会使得岩层出露面积减小。那么据此可以判断出F1断层上盘为下降盘,即F1断层为正断层。(2)、对于F2断层,同样利用“V”字形法则作图求出F2断层的产状为125o∠62o。并由该断层穿过的小高地,并结合高地处等高线和断层线的弯曲方向和弯曲度可以判断出该断层倾向为南东方向,则上盘为石炭系各统地层及组成背斜的奥陶系、志留系地层。因为下盘处向斜两翼的S2地层在断层线上相交点的距离较上盘中背斜两翼出露的S2地层在断层线上相交点的距离大,故上盘上升,则F2断层为逆断层。(3)、对于F3断层,由地形地质图可知该断层走向与岩层

4、走向基本一致,故初步判定为走向断层,利用作图法可求出该断层的产状为26o∠32o。由于在该断层发育过程中有C2地层的缺失,再根据地层和断层产状说明上盘为上升盘,即该断层为走向逆断层。下面以示意图来说明判断上盘为上升盘的依据。图三上盘上升造成C2缺失图二岩层未沿断层移动时状况图四下盘上升不会造成C2的缺失(4)、对于F4断层,其断层线是一条平直的直线,其倾角应为90度,故其产状为74o∠90o。并根据两盘岩层出露情况无明显区别,可知该断层为平移断层,再根据两盘的相对滑动方向可以判断出该断层为右行平移断层。该题作图见附表一2.求某一断层产状和断距。此题中我们选择

5、F4断层进行分析,根据第一题作答,我们可知该断层产状为74o∠90o。在地质图上求铅直地层短距时,面向正北,在F4断层右盘的S2地层底部作该某一高程的走向线,延长穿过断层线与另一盘的同一层面相交,此点的标高与走向线之间的标高差,就是铅直地层短距。由图可知铅直地层短距为100米,对于水平地层断距,由于该断层倾角为90度,则可以由图直接测量出来,由图可知其其300米。则由公式可知地层断距为94.87米。3.确定各断层形成时代。F1断层形成于N2之后。F2断层形成于P2之后,K1之前。F3断层形成于C2同时或之后,C3之前。F4断层形成于S3之后,C11之前。

6、4.自选剖面线作剖面图。自选剖面图见附表三。5.选某一断层进行描述。星岗地区右下部的F4平移断层位于组成背斜的奥陶系、志留系地处。断层走向NW—SE,只有下端出图外,上端截止于C11地层,图内全长4.3KM。断层直立,倾角90度。左右两盘均为组成背斜的奥陶系、志留系各地层。地层断距大约为95M。F4断层形成于S3之后,C11之前。6.作各断层的极射赤平投影图解。赤平投影答案见图解。7.分析星岗地质地质图,试简述星岗地区构造发展史(不少于800字)。星岗地区地形为中低山地形,中山有岭峻,低山有北山,东山,这里地质构造较为发育,发育有褶皱并发育有四条断层,以下是

7、该地区的构造发展史。在地质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下,奥陶纪、泥盆纪、志留纪对应的各统地层逐渐沉积。之后再地质构造运动下形成向斜和背斜。然后向斜、背斜接受风化剥蚀形成一定程度的低山丘陵地貌。而后在背斜部分被先发育的接近南北走向的F4断层切割。之后该地区又进入了地质平稳时期,该地区下降接受沉积,形成了石炭纪时期对应的各地层。之后该地区再次进入活跃时期,石炭纪时期形成的各个地层在地质构造力的作用下形成了具有一定倾斜程度的地层,并于C2时期后之后发育了北西-南东走向的F3断层,F3断层还是沿着石炭系岩层走向发育的。然后该地区上升接受风化剥蚀。而后该地区再次下降接受沉积,

8、即形成了二叠系包含的各统地层,并在一定的地质构造下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