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评价标准.doc

课程的评价标准.doc

ID:56121711

大小:6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6

课程的评价标准.doc_第1页
课程的评价标准.doc_第2页
课程的评价标准.doc_第3页
课程的评价标准.doc_第4页
课程的评价标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的评价标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的评价标准在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之前,必须先明确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什么是我们对课程进行的正确标准,什么是我们课程改革的方向。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就像足球场上的运动员在上场之前,必须先弄清球门的位置在哪里一样。1.1课程评价传统标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评价标准,大多是从普通高校继承下来的。那些传统的、大家熟悉而且习以为常的课程评价的传统标准,到底有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对我们今天的教学还适用不适用呢?我们暂不研究有关的理论,而是先看看目前职业院校中,课程评价工作实际上是怎样实施的。今天的高职院校对课程教学进行评价的办法,通常是靠督导或同行听课打分。所以,听课者手中打分表上的那些条目,就是在实

2、践中起作用的、实际的“课程评价标准”。我们看看以下这些从“听课打分表”上摘录下来的部分条目。·备课充分、选材适当、概念准确、讲授透彻·语言简练、知识系统、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操作规范、理实结合、教学互动、精讲多练·因材施教、启发引导、精神饱满、指导耐心·鼓励创新、手段先进、方法多样、管理得力·为人师表、敬业投入、教书育人、德智统一现在问:这些评价标准正确吗?可以用这些标准来评价我们令天的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质量水平吗?应当说,这些标准中的每一条单独抽出来看都“没有错”,但是合在一起整体看,这套评价标准就存在严重的缺陷。课程评价的传统标准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课程评价传统标准

3、的第一个严重问题是,“评价对象”不合理。看看上述评价内容,所有的评价项日考查的对象都是老师,没有一条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内容。上课质量似乎只与老师“讲”得好不好有关。如果说,在过去大学中用“教师讲的好不好”来评价一堂课好坏还可以,今天我们在职业院校看到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今天的实际情况是,如果用传统标准衡量,许多课程老师讲得没有问题,但课程的实际效果极差。学生对课程没有兴趣,没有积极投入教学过程中去,学生在课堂上睡倒一片,甚至根本不上课。如果认为这样的课程是“好”课,就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所以,今天评价课程的好坏,首先不是看老师,不是先看老师“讲”得好不好;而是要看学生,看学生“学”得好

4、不好。学生有兴趣、有动力,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积极动手、动脑,课后在能力上得到实质性提高,这才是好课。老师讲得好,只是“好课”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可见,仅以老师“讲课”的水平来评价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是有严重缺陷的。课程评价传统标准的第二个严重问题是,对课程教学目标的错误理解。课程教学历来的目标就是“传授知识”,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几乎所有的“教学法”都是研究怎样有效地表达知识、怎样有效地理解知识、怎样有效地记忆知识、怎样有效地重脱知识。这就是“知识本位”的课程。但是今夭我们看到第二个严重的问题:即使是知识学得最好的学生,考分最高的学生,到了实际工作岗位,仍然不能胜任职业岗位工作。学小

5、学到的那些“知识”并没有成为职业活动必需的技能或能力。这就是常见的“高分低能”现象。更何况,今天许多职业院校学生连“高分”也得不到,差不多是“低分低能”。事实上,所有经过传授而获得的知识都是“间接知识”,不是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间接知识的直接作用并不是“做事”,也不是解决实际问题,而是答试卷上的问题。我们看到,并不是“有了知识,就一定有能力”,也不是“上课讲知识,下课做作业”就能训练出岗位工作能力的。传统的课程评价标准只考虑知识的多寡,不评价能力的高低。这与当前社会、企业和人才市场的实际要求有明显差距。课程评价传统标准的第三个严重问题是,这套标准不了解“能力的来源”,因而只

6、评价间接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不评价能力的训练过程。知识从哪里来?我们知道,知识可以传授。表达和传授知识的载体是语言、文字、图形、公式。但“能力”却不能传授。一个看似简单的能力,例如“怎样骑自行车”(生活能力),这和“怎样使用示波器”(专业能力)一样,都无法用语言、文字、图形和公式说清楚,老师即使把示渡器的结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都说清楚了,学生实际操作时还是不会做。职业教育课程中有大量类似这样的“能力”,未来的职业岗位上也需要大撼这样的能力。能力要靠“训练”,而不是单纯“讲解”。训练能力的载体是什么?不是语言文字,而是项目和任务。“做事的能力”只能通过学生操作(教师进行行动引导)训练的方

7、式得到。学生只有在自己动手、动脑,解决尽可能真实、复杂、综合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练出能力。所以,能力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能力不是学生看出来的,能力不是学生听出来的。能力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在完成实际工作(专业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自己动手、动脑练出来韵,用传授知识的课程模式,用纸上谈兵的课程模式,用简单的练习、习题、作业、问答、读书和课堂活动等方式,是训练不出大部分职业能力的。这就是我们在职业院校,用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上课必然失败的根本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