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郎溪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

安徽省郎溪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

ID:56127107

大小:54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6-20

安徽省郎溪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_第1页
安徽省郎溪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_第2页
安徽省郎溪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_第3页
安徽省郎溪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_第4页
安徽省郎溪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郎溪中学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分值:100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0年10月,中国美丽乡村百家范例经验交流会在我省举办。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A.秸秆就地露天焚烧 B.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C.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D.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2.(2020·南昌市高三二模)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L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阴离子总数为0.1NA个B.0.1mol的2H35Cl的中子数是

2、2NAC.1mol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D.加热条件下,含0.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小于0.1NA3.下列逻辑关系图示中正确的是(  )ABCD4.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图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先给钠预热,待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B.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

3、染空气C.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D.在棉花球外沿滴一滴石蕊溶液,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5.常温下,下列三个反应均能发生:X2+2W2+===2X-+2W3+;Z2+2X-===2Z-+X2;2W3++2Y-===2W2++Y2。则在相同条件下,下列三个反应:①Y2+2X-===2Y-+X2;②Z2+2Y-===2Z-+Y2;③2W3++2Z-===2W2++Z2,也能发生的是(  )A.只有①B.只有②C.①和②D.②和③6.(2020·临沂市高三三模)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

4、的元素,Y与Z同主族,Z与W同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Y>ZB.Z的简单离子与W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化合物WX2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D.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7.丹参醇可由化合物X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下列有关化合物X、Y和丹参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B.X→Y的反应为消去反应C.用FeCl3溶液可鉴别Y和丹参醇 D.丹参醇分子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8.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KClO3溶液和浓盐酸反应:ClO+Cl-+6

5、H+===Cl2↑+3H2OB.NaHSO3溶液和NaClO溶液混合:HSO+ClO-===HClO+SOC.酸性KMnO4溶液和双氧水混合:2MnO+5H2O2===2Mn2++5O2↑+6OH-+2H2OD.NaHCO3溶液加入少量的Ca(OH)2溶液:Ca2++2OH-+2HCO===CaCO3↓+CO+2H2O9.(2020·临沂市高三三模)某实验小组将SO2通入Na2S和Na2SO3的混合溶液中制备硫代硫酸钠(Na2S2O3)。其装置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②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可以是

6、饱和NaHSO3溶液B.为提高产品纯度,使烧瓶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C.装置④的作用是吸收尾气,同时防止倒吸D.装置①也可用于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10.世界水产养殖协会网介绍了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净化鱼池中水质的方法,其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为电源负极B.若该装置在高温下进行,则净化效率将降低C.若有1molN被还原,则有6molH+通过质子膜迁移至阴极区D.若BOD为葡萄糖(C6H12O6),则1mol葡萄糖被完全氧化时,理论上电极流出20mole-11.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图甲

7、表示2SO2(g)+O2(g)2SO3;ΔH<0速率与时间关系曲线,说明t1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大体系的压强B.图乙是常温下碳钢浸没在NaCl溶液中腐蚀速率与NaCl浓度的关系曲线,说明在NaCl浓度较高时溶液中O2的浓度减少,正极反应减慢导致腐蚀速率降低C.图丙是金刚石与石墨氧化生成CO2的能量关系曲线,说明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的ΔH>0D.图丁是常温下AgCl和Ag2Cr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说明阴影区域只有Ag2CrO4沉淀12.常温下,向1L0.1mol·L-1一元酸HR溶液中逐渐通入氨气[已知常温下NH3·H2O电离平衡常数K=1.76×10-

8、5],使溶液温度和体积保持不变,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