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 考前30天之备战冲刺押题系列Ⅴ 专题15 化学实验的探究与评价.doc

2020高考化学 考前30天之备战冲刺押题系列Ⅴ 专题15 化学实验的探究与评价.doc

ID:56134306

大小:25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6-20

2020高考化学 考前30天之备战冲刺押题系列Ⅴ 专题15 化学实验的探究与评价.doc_第1页
2020高考化学 考前30天之备战冲刺押题系列Ⅴ 专题15 化学实验的探究与评价.doc_第2页
2020高考化学 考前30天之备战冲刺押题系列Ⅴ 专题15 化学实验的探究与评价.doc_第3页
2020高考化学 考前30天之备战冲刺押题系列Ⅴ 专题15 化学实验的探究与评价.doc_第4页
2020高考化学 考前30天之备战冲刺押题系列Ⅴ 专题15 化学实验的探究与评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化学 考前30天之备战冲刺押题系列Ⅴ 专题15 化学实验的探究与评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学实验的探究与评价一、选择题1.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操作正确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A项应“长进短出”;C项,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在同一水平线上;D项,由于白磷的着火点远低于红磷,二者位置应对调。答案:B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B.保存FeCl2溶液时常加入少量铁粉以防止Fe2+水解C.油脂皂化以后可以用渗析的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充分分离D.电解法精炼铜时用硫酸铜作电解液,电解后溶液中Cu2+可能消耗完解析:

2、选项A,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溶液则无,故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别之。选项B,加入少量铁粉是防止Fe2+被氧化。选项C,分离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应采用盐析的方法。选项D,溶液中消耗的Cu2+可由阳极的粗铜补充,所以电解后溶液中的Cu2+浓度基本不变。答案:A3.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及现象A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试样白色沉淀沉淀不溶B检验某卤代烃是否是氯代烃试样冷却出现白色沉淀C证明酸性条件下H2O2氧化性比I2强NaI溶液溶液变蓝色D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钠溶液加适量盐酸解析:A项

3、应加BaCl2和盐酸来检测SO的存在;B项中应加HNO3至酸性,否则会生成Ag2SO4,干扰实验;C项中应该加入盐酸和淀粉的混合物,否则加入的HNO3会将I-氧化成I2;D项正确,加Na2CO3可除去过量的Ba2+。答案:D4.下列实验装置图完全正确的是(  )解析:A中的托盘天平,应该是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称量氢氧化钠固体应该用烧杯盛装;B中应该用玻璃棒引流,容量瓶应该用150mL的;D中冷凝管进水和出水的方向错误,应该是下方进水,上方出水。答案:C5.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配制50g质量

4、分数为5%NaCl溶液:将45mL水加入到盛有5gNaCl的烧杯中,搅拌溶解B.制备乙酸乙酯:用如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C.鉴定SO: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D.鉴别环己烯和苯: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环己烯和苯中解析:A项,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B项,缺少催化剂浓H2SO4,且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下;C项,溶液中如有Ag+存在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所以A、B、C错;D项,环己烯属于不饱和烃,它能和溴加成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D正确。答案:D6.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5、A.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后注入蒸馏水B.为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称量时,先称取一定量的晶体,后放入坩埚中C.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l-和SO,先加硝酸银溶液,滤去沉淀后加硝酸钡溶液D.在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先使氯气通过水(或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解析:A项中考查溶液的稀释问题,稀释规律是:将密度大的溶液倒入密度小的溶液中,应将浓硫酸加入到水中,故A错;B项中操作应是先称量空坩埚,然后将晶体放入坩埚中再一起称量;C项中SO对Cl-的检验有干扰;D项中在制取氯气时要用浓盐酸

6、作原料,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及水蒸气两种杂质,通过水(或饱和食盐水)是为了除去HCl,再通过浓硫酸是为了除H2O,故D正确。答案:D7.在复杂的体系中,研究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含有等物质的量的AlO、OH-、CO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Al(OH)3、OH-、COB.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Br2和FeI2的溶液中缓缓通入Cl2:I-、Br-、Fe2+C.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Ba(OH)2和KOH溶液中缓缓通入CO2:KOH、Ba(OH)2、BaCO

7、3D.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3+、Ag+、Cu2+、H+的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Ag+、Fe3+、Cu2+、H+、Fe2+解析:A中OH-先反应;B中Fe2+比Br-先反应;C中Ba(OH)2先反应。答案:D8.下列实验的设计不可行的是(  )A.在浓氨水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制取少量的NH3B.用水就能一次性鉴别溴苯、苯、乙酸三种物质C.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黄铜(Cu、Zn合金)中Zn的含量D.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依次加入的物质是H2O、Ba(OH)2、Na2CO3、HCl解析C项不能用稀硝酸

8、,应选用盐酸,装置中的集气瓶应左管短达到进气的目的,右管长达到出水的目的。答案:C9.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Ⅰ:铜铝混合物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方案Ⅱ:铜铝混合物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B.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C.溶液A和B均可选用稀硝酸D.实验室中方案Ⅱ更便于实施解析:利用铜与铝的性质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