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oc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oc

ID:56139346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7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oc_第1页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oc_第2页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oc_第3页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索质教育的主旋律,是我国施行索质教育的核心。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国家不断强大、富饶的不竭动力。由于高屮政治的内容都是很抽象的理论以及客观的事实,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烦的感觉,提不起学习兴趣。为了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应进行教学创新,从而逐渐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一、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创设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积极的情绪、良好的心境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果。若学生在课堂中不敢发言,担心发言后被批评或者嘲笑,这样的课堂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

2、的。整个课堂全是教师一个人在“表演”,学生没有参加到课堂教学中,这对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利。所以,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拉近师生Z间的距离,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冋答问题。例如,在讲到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时,有些学生认为这一政策可以适当阻止列强入侵。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这种做法不正确,中国不与外界进行交流,会导致落示挨打。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始“头脑风暴”,引导学生勇于突破权威理论,对于一些已有观点敢于质疑,并积极创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并将当时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带來的好处以及

3、弊端进行总结,最后综合评价这一政策。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进行独立思想、自由讨论,还培养了学生思考、表达以及客观评价事物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敢于质疑权威,逐渐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在课余时间也可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进一步拉近彼此间的更离。师生关系和谐、紧密能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更敢于发言,敢于创新。二、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使其乐于去创新其实教学过程就是发出质疑,然后答疑解惑的一个过程。在高中政治课中,教师应转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兴趣特点进行教学创新,在课堂中结

4、合教学内容适半设定疑问,让学生积极思考、创新。当然一节课当中提出的问题应该符合实际情况,不能一味追求设立问题的数量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考能力。适当的疑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答案的欲望,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讲解“商品”相关知识时,教师不应直接提问“什么是商品”,而应用迂回方式进行提问:(1)说到商品,同学们会联想到什么?超市里的饮料、甜点、衣服、鞋子等,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呢?今后这些东西又会去到哪里?(2)同学们每天呼吸的空气、沐浴的阳光是不是商品?(3)那么医院里边提供给病人的氧气能不能称

5、之为商品?通过这种设问方式,使学生对商品的定义、特点进行思考,从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去创新,进而达到教学目的。三、教学中指引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客观判断事物、积极创新的能力。政治教师可以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指引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使学生学会创新。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5人一组进行分组,提前将教学内容人纲告诉学生,让学生独立去收集、整理资料,

6、进行教学方案制订,然后小组进行讲课比赛,最后教师再进行适当点评。学生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对于所学知识也进一步加深了卬象。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了解了这一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还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创新的能力,对丁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提出一个疑问,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共同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冋答问题。学生通过一起讨论问题,不仅能了解该问题的不同答案,与同学加强了沟通交流,还进一步培养了口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综上所述,由于高中生在智力方面

7、、接受能力方面、心理方面均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而高中政治教学能提高学牛的思想素质、政治觉悟以及思维逻辑能力,因此,在政治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非常有利。参考文献[1]孟玲•高中政治问题意识与有效教学的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2]张保梅•论高中政治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6).[3]杨炳毅•新课标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儿点尝试[J]•群文天地,2012(22).(责任编辑袁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