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教学案例.doc

英语语法教学案例.doc

ID:56144181

大小:5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7

英语语法教学案例.doc_第1页
英语语法教学案例.doc_第2页
英语语法教学案例.doc_第3页
英语语法教学案例.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英语语法教学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英语语法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尝试(2) ——WhalesAreNotFish现场观察与分析一、背景1、上课时间:4月15日 2、上课地点:钱桥中学初一(2)班 3、学生情况:30位来自远郊农村,5位外地借读生,1位三峡移民。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接受能力较差。 4、知识背景:学生在第一课TheMoon中已学会了单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并在教授Drill1时讲明了比较级与最高级的构成法规则相同,掌握了good,much,many, bad,little等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5、教学内容:WhalesAreNot

2、Fish七年级第二学期LessonTwo第一教时 6、教学目标:能掌握单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的最高级的用法;能归纳总结形容词原级、比较级、最高级的用法并能理解运用。 7、预期目的:传统的语法教学中,教师往往给出语法规则,然后让学生操练、套用规则以达到巩固目的。这对学生来说,属于接受性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气氛较沉闷,学生较易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我想将探究性学习方式渗透在课堂语法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语法规则,巩固规则,运用规则,从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 二、设计意图、教学片段及诊断分

3、析 “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研究为手段,实践为途径,过程体验重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本课设计时,我力求将上述特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研究性学习实施时三个相互交叉推进的阶段-进入问题情景、实践体验、表达和交流与外语教学“3P模式(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是相通的。因此,我在Presentation这一阶段中,从身边的事物出发,创设情境,引出最高级,激发学生探求最高级使用规则的欲望并归纳总结(即发现、探究问题)。在Practice这一

4、阶段中,我让学生前后联系,形成形容词三种形式用法的知识网络,并探求相应的记忆策略,然后操练(即探究、实践问题)。研究性学习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交际)。找到了两者的结合点,我就在Production这一阶段中,让学生展开联想,实际运用。本课较大的探究活动都安排了“小组合作”这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以过程体验为重点,因此,我着重实录了学生探究活动中的三个片段,以期发现这种学习方式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的影响,从中提炼出值得探讨的问题。 案例(片段)(一)引入中“发现规则”的探究活动 1

5、、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我先通过实物比较(三个球,三个高矮不一的学生,三本大小不一的书)、和学生问答,引出本课的结构、功能。 T:Thisisabasketball.Thisisafootball.Which isbigger,thebasketballorthefootball?S1:The basketballisbigger(thanthefootball.)...... T:Right.Sothetabletennisballisthesmallest ofthethree.T:Whataboutthebasket

6、ball?It's thebiggestofthethree. (边说边板书上述划线的两句,重要部分划线后,让学生齐读一遍)然后让学生以pairwork形式操练Drill2Model1A:Is"MickyMouseandDonaldDuck"thebestofallthesecartoons?B:Yes,itis.Model2A:Arewhalesthebiggestanimalsintheworld?B:Yes,itis.2、布置任务,激励学生发现规则。 T:Now,canyoutellmehowtousethesuperlat

7、ive degreeofadjectives?Youmayhaveadiscussion withyourgroupmembers. 听到指令后,有的学生立刻开始讨论,有的盯着黑板上的例句思索......。我在几个小组间巡视,听见有一部分学生说“最高级表示三者间的比较”。我想他们可能受到我引入时举的例子都是三个的影响了。于是我叫这几位同学看操练过的句型2,并很夸张地把例句中的ofallthesecartoons,intheworld读出来。反应快的学生马上兴奋地叫起来,“对,不光是三者,三者以上也可以的!”见别人仍茫然不解,便迫不

8、及待地替他解释,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我转身到旁边的小组。他们被我刚才夸张的朗读吸引了,伸长脖子朝我瞧,看我望他们,马上缩回脖子讨论起来。一个说:“最高级和of的介词短语连用。”另一个补充道:“还有in的短语呢!刚才老师大声读的!”我猜测他们原本只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