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采油技术存在问题和展望

浅议采油技术存在问题和展望

ID:5615402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0

浅议采油技术存在问题和展望_第1页
浅议采油技术存在问题和展望_第2页
浅议采油技术存在问题和展望_第3页
浅议采油技术存在问题和展望_第4页
浅议采油技术存在问题和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采油技术存在问题和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采油技术存在问题和展望  摘要:随着我国油田开采深度的逐渐增加,地质条件变化复杂程度的加深,使得我国采油技术遇到了新的难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就当前我国采油技术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并对一些典型问题做了深入分析和展望,对发展我国采油技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采油技术;现状分析;问题;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的石油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石油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而石油开采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因此对油田

2、开采技术的深入研究探讨,能有效的促进采油技术的发展进步,提高我国原油油收采率,增加油田产量,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有重要的意义。采油是油田开发的总称,是一项系统、复杂和动态的工程。工程采油技术是实现油田开发方案的重要手段,采油技术不仅要能适应地质条件的变化,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采油技术的水平高低,是决定油田原油产量高低、才有速度快慢、最终采收率大小、经济效益的好坏等主要问题的关键。我们研究采油技术问题,主要是为了提高油井产量和原油采收率,同时使得这些工程技术措施和设计方法得到实施和应用

3、。6一、当前我国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1.常规采油工艺存在不足第一,大泵提液技术的难度越来越大,当前我国主要是应用0.70mm和0.583mm两种大抽油泵,然而,由于控注降压开采的实施,油藏供液能量的下降,使得大泵抽油越来越困难,冲程损失增大,漏失量增加,大泵效力下降。第二,有杆泵加深泵挂受到限制,这就导致一般抽油杆难以实现“以液保油”,即使高强度抽油杆能加深泵挂300m,依旧不能满足油井生产的需要。第三,电潜泵应用受高温限制,本来费用高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泵的经济应用规模,而高温条件有限制了他的技术应

4、用范围,加之当前在用电泵要么到达使用年限,要么即将到达,工作状态很不稳定,泵体老化,散热不良,电泵的使用周期缩短。2.斜井采油技术有待突破传统的斜井采油技术原本就需要加深泵挂,以及部分油井的杆、管、泵等设备也需要进入段,加之近年来又增加了侧钻井和定向斜井,导致有杆泵的采油难度大大增加。工业上常用抽油杆滚轮扶正器、二抽油杆旋转防偏磨器抽油杆注塑扶正块、油管扶正器、油管井口旋转防偏磨器等工具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引进了6“三维斜井抽油工艺技术软件”对上述进行优化,但是由于由于一般滚轮扶正器上的扶正轮与油管壁

5、接触面较小,而用钢轮又容易损坏油管,用尼龙轮其强度又不够,再加上轮轴容易断裂,导致扶正器下井后不久即失效,而且滚轮脱落还会造成抽油杆卡断,因此扶正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斜井采油技术问题。3.重复堵水措施效果变差当前我国油田开发模式,主要遵循“堵水+酸洗+人工举升”模式,通过近年的工作实践,这种开发模式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三轮后重复堵水措施选井困难、措施有效期短、效果变差,另外,在重复堵水方面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堵剂适应差、成本高、强度小,难以挖掘远井地带剩余油;堵剂耐酸性差,油井堵后酸洗低渗透层段时,堵剂

6、容易失效,再次沟通底水:堵剂进入地层范围小,深度堵水理论支持不足,且缺乏现场实践。4.油藏三次采油技术发展方向仍不明注气是油藏一种比较有利的三次采油途径,但是,要想发挥良好作用,还必须与其它先进的采油工艺技术相结合;由于通过注气可以形成局部分布的气油界面,油水界面会随着油气界面的下移而下移,而两界面之间会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含油富集带,但是只有这一当含油富集带的厚度能够满足防水和防6气这两重开井生产要求时,才能够进行开采,而当前我国的的采油工艺技术还无法保证注气后形成次生富集油带。眼下对油藏来说,三次

7、采油技术是一个投资巨大的系统工程,而单井或井组的三采技术目前仍很缺乏,另一方面,对于其它工艺~nco2吞吐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自然资源做保证,因此,油藏三次采油技术在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方向不会明了。二、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1.物理采油技术的发展相较于化学采油来讲,物理采油具有成本低、适应性强和工艺简单等特点,除此之外它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降低对油层的污染。物理采油适应性较强,主要表现在能够应用于粘土油藏、富水、稠油以及致密岩性油藏等。超声波采油和低频脉冲采油是未来发展中的侧重点,超声波采油作用原理是,通

8、过破坏油层的重力与毛细管平衡关系,达到熔蜡、降粘以及最终使采率得到提高的目的。其基本特点包括:油层反应快,穿透力高,应用范围广和能量传递稳等。而后者的原理是通过高压来击穿油井内部的局部介质,并在液体内部释放电脉冲,以双重作用促使容积很小的通道内迅速发生电爆炸,而在这种双重作用下原油的渗流速度和渗透率明显增加,采收率得到提高。除此之外,物理采油技术和化学采油技术可以优势互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复合型采油技术,二者相互弥补,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更为明显。2.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